超短期理财量价齐跌 现金管理类伺机上位
2011-12-07   作者:马春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字号

    被视为揽存“利器”的超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在年底这一对银行来说非常重要的揽存时点上,却已是强弩之末。
  根据第三方统计机构银率的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商业银行共发行一个月及以下期限银行理财产品398只,占市场总量19.3%。而在10月份,这一期限产品的发行总量是615只,市场占比30.34%。相比之下,同期限产品11月份的发行量下降了约三分之一。
  普益财富数据也显示,11月28日当周,一个月期限及以下产品共发行了24款,较11月21日当周的43款发行量有较大降幅。
  不仅如此,此类理财产品还出现量价齐跌的情况。

  井喷不再

  银率数据表明,今年6月份,1个月以下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43%,11月份的平均收益率已跌至3.56%。比如,中国银行目前在售的“七日有约”自动滚续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为7天,人民币币种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是3%。
  而在此前,这类超短期产品常以高利率示人。比如光大银行阳光理财“假日盈”在今年国庆推出的产品,8天期限年化收益率就能达到5%以上。
  超短期理财产品目前的境遇,或许与监管部门的引导有所关联。
  今年6月,银监会明确要求不得通过短期化和违规提高收益率等手段变相高息揽储。9月30日,银监会再发《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强调禁止以高息揽存的方式调节监管指标。
  而11月11日,在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银监会再次强调“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有消息称,银监会主席尚福林还在该会议上要求,“原则上不允许发行一个月及其以下期限的理财产品。”
  于是,这一上半年处于井喷状态的银行理财品种,其发行量开始迅速下降。
  普益财富研究员王玲玲表示,银监会的这项措施一出,市场上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就应声而落,其中主要受到影响的是中资银行理财业务,在超短期理财产品中,中资行占据了99%的市场份额。她认为,银监会此举体现了对银行理财业务“受人之托,代为理财”业务实质的回归期望,银行应为投资者做好财富规划,而不是单纯依靠发行理财产品为银行传统存贷业务铺路。

  现金管理类产品趁机上位

  监管部门为了防范超短期理财产品腾挪存款而将其限制,但投资者对于此类产品的需求并没有消退,不少银行转而发行30-40天期限的理财产品。如招行的点贷成金626理财计划,浦发的第五十期汇理财稳利系列M1\M2款,投资期限均是31天。
  与此同时,由于银监会上述禁令并没有明确是否包括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在银行业内人士看来,此类产品有可能是银行今后操作短期理财产品的方向。
  “投资者对短期理财产品的需求量依然很大,这类产品的最大优点就是期限短非常灵活。并不非要帮投资者跑赢CPI,短期产品只需明显高于活期存款利率就很受欢迎。”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下半年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一步步减少,银行可能会将短期理财产品的重点放在现金管理类产品上。”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解释,与超短期理财产品到期才能赎回略有区别,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每日都能开放赎回,主要投资于国内的货币、债券市场,其收益率相对于有固定期限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来说会更低一些,但是相对于同期0.5%的活期存款利率,对投资者依然有吸引力。
  当前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普遍在3%以下,3个月定期存款的利率是3.1%,根据银率的数据,11月份1-3个月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88%,因此现金管理类产品主要适用于3个月以下的短期理财需求。
  此外,由于近期债券市场表现突出,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收益也有了明显提升。
  中行的“中银日积月累”12月5日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05%,在7月份时收益率为1.8%;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活期宝”目前的收益率在2.5%-2.8%,而6月份时的收益率约为2.0-2.2%;招行的“日日金”在11月底的收益率还是1.95%,现在已经涨到了2.2%。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给女孩的第一本理财书》 2011-12-07
· 巨额理财产品“吸存” 银行偿付或承压 2011-12-06
· 临近年底 理财产品打起"擦边球" 2011-12-06
· 理财产品发行仍以非保本型为主 2011-12-06
· 钻石摇身一变成银行理财新宠 2011-12-05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