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理财产品攻势凶猛
2011-12-05   作者:冀欣 张莉 钟辉 张慧宇 李峻岭  来源:理财周报
 
【字号

    向上走,向下走。中间是红线。
    2011年零售银行的业绩正在排队接受检验。
  18538款理财产品,交行发行数量最多,2327款。东亚银行收益最高32%,10%以上有48家。3家银行5款产品赔钱,其中,平安银行盈丰0712号-33.45%收益触底。
  工商银行前三季存款总额达12.14万亿,贷款总额7.6万亿,遥遥领先同业。
  电子银行业务成绩突显,中国银行电子渠道交易额29.33万亿,招商银行(600036,股吧)个人业务85.38%来自电子银行。
  交出完美答卷的,一定不是所有银行。警戒线的铃声随时拉响。
  中国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的存贷比已超出75%安全线。
  “不做批发业务现在没饭吃,不做零售业务将来没饭吃。”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曾对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这样论述。
  2011年进入尾声。零售银行业务条线从年初到现在承受着持续的压力。名为稳健实为收紧的货币政策、强硬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日趋严格的监管考核指标、关于理财业务的各种口头或书面“规范”以及动荡的国际外围环境,所有这些,都给零售业务的发展带来影响。
  但是,零售银行的业务创新也在持续。更为重要的,零售银行业务为个人投资者带来了实在的利益。比如,2010年,银监会对15家大中型银行的统计数据表明,居民通过理财产品获得的财产性收入达到560多亿元。2011年,这一数字肯定又有大幅提升。
  今年以来,存款准备金率一直处于上调之中。直到11月30日晚,标志货币政策实质转向的下调存准率政策出台。
  相对于大银行而言,中小银行的存款压力更大。但大银行的零售业务负责人认为,中小银行在抢存款,大银行也必须争夺,为的是不想失去客户。三季报显示,一些主要银行的贷存比已经超过或接近75%的红线。
  2011年,个贷结构出现调整。在新增个贷金额中,房贷占比已经居于次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个人经营性贷款或消费贷款。小微贷款成为银行监管部门和财税部门关照的重点对象。
  但是,在信贷额度受限的情况下,即使是政策鼓励的小微贷款,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中国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杨再平先生很勇敢,他说出了商业银行想说不敢说的话:“贷款限额控制”这一过时手段尤其应终止。
  与2010年对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规范不同,2011年理财产品的规范重点是短期理财产品或超短期理财产品。从今年以来内部会议口头打招呼,到下发“91号文”,监管部门想要规范的是银行通过此类产品进行高息揽储的行为。现在,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骤减,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的已是寥寥。
  “理财产品的发行影响了有关部门对‘M2(广义货币供应量)’的统计”,这种观点已长期存在。实际上,这种影响被人为放大了。因为,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相当一部分会重新回到银行体系。
  明年财富管理市场的表现与货币政策等因素相关。从目前看,多数分析认为,存款准备金率还会再下降几次,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应比2011年宽松许多。
  模仿招行马行长的话,可提出另一句:对于商业银行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不做个贷现在没饭吃,不做财富管理将来没饭吃。”现在可以通过个贷稳吃息差过日子,将来随着利率市场化、资本约束加强,财富管理必定是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主战场。
  做好财富管理需要商业银行在客户战略、产品体系、营销体系乃至人才体系和IT体系等方面做出不断创新。由此,卡类业务、电子银行等业务也需齐头并进。

  2011年理财产品攻势凶猛

  建行增1510款“大象跳舞”,苏州银行发行排名升41位

  星展平均收益率增长10%,法兴平均预期收益率10.85%

  今年,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井喷式发展,它们或发行量剧增,或收益率大幅提高,比如发行量增长较快的苏州银行和成都农商行,比如收益率提升较多的星展银行。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业务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在理财市场的格局也正发生变化。本周,我们为你寻找今年理财业务攻势凶猛的银行。

  1.攻势凶猛之发行量剧增:

  建行增量1015款,苏州银行排名提升41位,星展平均收益率增长10%
  来自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的数据显示,从发行增量上看,建行增加最多;而从发行量排名上说,城商行异军突起;从产品收益率上,星展银行最高,同时变化最大。
  截至2011年11月28日,2011年新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共计18538款,而2010年全年仅为10779款,增长接近72%。
  数据显示,共有87家银行发行了理财产品,其中交行发行量最多达2327款,占比12.6%最高。相比去年,发行量增加最多的是建行,增加了1015款,是唯一一个增量过千的银行,其次是工行、深发展和农行等。
  从理财产品发行数量的排名变化上,理财周报记者发现,市场上的新生力量主要是一些城商行。今年发行了理财产品的87家银行中,有43家银行的名次出现了下滑,这其中下滑最厉害的当属东亚银行,共下滑了29位。
  除了10家变化不大的银行外,另34家银行发行量排名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提升最猛的当属苏州银行。2010年该行共发行了4款理财产品,而截至2011年11月28日,这家银行今年共发行76款产品。去年苏州银行发行量排名为73,今年提高到32名。
  不仅苏州银行,发行量排名剧增的还有成都农商行、台州市商业银行、江苏银行、徽商银行、兰州银行、包商银行和湛江市商业银行等,名次都提升了20名以上。

  2.攻势凶猛之收益率大幅提高:

  星展预期收益率最高达50%,法兴平均预期收益率10.85%
  从今年发行的产品预期收益率上看,平均的预期收益率最高的为星展银行,高达16.08%。去年星展共发行了15款产品,平均收益率为6.08%,今年比去年又提升了10个百分点。
  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的统计显示,在全部18538款产品中,预期最高收益率不低于10%的产品才45款,星展在今年发行的35款产品中,有14款产品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在10%以上,占了近1/3。
  其次是法兴银行,31款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10.85%。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今年星展有一款产品特别引人注意,预期收益率高达50%,居所有产品之首。该产品名称为“2011年‘股得利’系列1119期12个月国美电器股票挂钩澳元结构性投资产品EZDU”,投资于国美电器H股股票的澳币理财产品,预期最低收益率为0.1%,委托期限是1年。
  分析星展的35款产品,发现其投资于股票的较多,高达21款,而投资利率和商品分别有8款和6款。而在2010年星展发行的15款产品中,6款投资股票,利率9款。很显然,今年,星展的理财产品设计多投资股票,减少了投资利率的产品比例。而股票型理财产品一般都是收益高风险高。今年多为浮动收益型,而去年固定收益型占比高。
  “星展理财产品收益率在同行较高,它的澳币定存收益率是最高的,相对激进些。”一位外资行人士说道,其实有这种说法的不止一人,投资者在关注高收益同时也注意风险。
  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发现,去年汇丰银行75款产品中只有7款有明确的潜在收益率披露,而这7款产品的平均潜在收益率为8.99%;而今年汇丰共发行127款,但只有8款有明确的潜在收益率披露,平均潜在收益率为4.43%,下降了5.56个百分点。

  个人财富管理三样本:恒生“稳”字当头,渣打流程细化
  渣打认为保障本金和跑赢通胀是投资者需求,结构简单、收益明晰的结构性产品受欢迎

  中国银监会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银行业在个人财富管理领域的资产规模截至2010年末已达1.7万亿元,较2005年底(市场起步之初)2000亿元的规模翻了将近9倍。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虽然交行等中资行将财富管理业务定位为核心战略发展,但不得不承认,外资行的财富管理业务规划更加细化,例如恒生在2012年要向多样化和个性化理财发展,而渣打则强调产品设计要以简单和透明为标准。
  眼下,为求增长效应与风险管理、配置三方面的平衡,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变得尤为重要。

  2012,银行战略转型的一年

  明年恒生追求产品的多样化,渣打产品设计以简单和透明为标准

  谈及对理财市场的看法,恒生银行表示,“2012年理财市场更加考验各个银行的市场判断、策略的灵活性,因为,今年市场的问题并没有彻底地解决。”
  恒生银行相关负责人向理则周报记者表示,外围环境来说,欧债危机的彻底解决、美国经济的复苏依然前路漫漫。国内来说,2012年也是战略转型的一年,个人财富管理的目标将首先锁定在如何保有资产上,其次才是谋求资产获得增长。
  “对于银行而言,有危也有机,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提供的风险可控的理财计划将会受到客户信赖。”
  而渣打银行也向理财周报记者表达了类似的看法,“2012年不明朗的经济因素将继续存在,而在国内,负利率的环境将在一定时间内仍将不会改变。结合缓慢回落的通胀和持续的资产价格调控,明年的理财产品市场,特别是稳健型的理财产品,仍然将在较为审慎的投资气氛中受到青睐。”
  对于投资者来说,渣打认为最关键的有三方面:一是投资者越来越注重本金保障;二是,在保本的基础上,投资者越来越关注收益是否跑赢通胀;三是结构简单、收益明晰的结构性产品受欢迎。
  对未来的理财市场,渣打银行乐观预期,“今年至今,我们初步估算,很可能会超越2010年的整体发行规模。在未来一年,不但此趋势仍将持续,理财产品在数量、种类上都将更为丰富,满足投资者对于不同期限、不同结构、不同标的、不同风险水平和期望收益的投资需求。”
  恒生银行的野心更大。“要成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财富管理提供者’”。谈到明年的理财业务战略规划时,恒生银行相关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除了继续向投资者提供‘简而明’的产品之外,在服务上,依托恒生中国资深的投资顾问团体和成熟的客户经理群体,为客户度身定制理财方案;在财富管理的产品平台上进一步拓展渠道,发展为一站式服务,除了理财产品、保险产品外,恒生中国也将开发基金代销等产品,使品种更加多样化、个性化。”

  明年战术差异化

  战略确定后,关键是战术。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在战术上,恒生将坚持其在个性化服务上的做法:上岗和在岗培训、新产品培训和投资顾问团队建设三方面。
  在差异化服务上,恒生中国“首先会对客户的资产背景、财务需求、风险偏好、投资经验以及市场分析等等方面的背景资料进行多层次的分析,并结合不同生命周期的客户的特定需求,由专属的投资顾问和产品研发团队,共同为客户打造一份透明易懂的全面财富管理方案,并在执行过程中定期做出检讨。”
  据了解,这是恒生明年挖掘财富管理资源的重要武器。
  而渣打则更强调风险控制以及销售流程的完善和细化,“在各网点为投资者提供专门的测试,厘清其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提供相应的风险程度的产品。并结合测试结果和投资者目前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的资金需求,协助投资者设计出一套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
  除上述外资行外,将“财富管理”作为整个银行的核心战略的中资行——交通银行也值得一提。
  在财富管理业务上,交行相关工作人员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交行分别提供“快捷理财”、“交银理财”“沃德财富”和“私人银行”品牌服务。
  其中,交行私人银行采取“1+1+1”的模式,根据客户级别不断追加专业人员去服务该客户。
  据理财周报记者了解,交行大幅度进行渠道扩张,为财富管理的战略提供资源的支持。

  银行理财2011红黑榜:渣打恒生收益率冲在最前,平安有产品累亏33%

  岁末将至,投资者有一个问题需要认真考虑:明年钱应该放到哪家银行,不该放到哪家银行……
  理财周报梳理了2011年到期的多款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选取了实际收益率前103名产品和收益率后23名的产品,从这份“红黑榜”中,你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前103名恒生渣打包揽67款

  截至2011年11月28日,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统计了今年到期的理财产品的情况,并按照实际收益率进行排名,选取了前103名和后23名作为考察对象,考察产品设计特点和相关投资标的市场的匹配。
  在前103名中,70款产品是由外资行发行的,而单单渣打和恒生就发行了67款,其分别有39款和28款。其余的30多款是由中资行发行,以北京银行居首高达9款,其次是招行和民生,分别有7款和6款。四大行则相对冷清,工行、建行和农行各有1款。
  四大行一直以稳健著称,产品多是低风险低收益。这次本来排名靠前的已经很少,而在后23名中,偏偏由中行发行的数量最多高达6款,紧随其后的是华夏和花旗,各有5款。
  在前103名和后23名中均有招行和花旗的产品,所以很难单纯以好坏去评判。
  比如说渣打银行,它的QDII类型产品遭到客户投诉最多,有的甚至巨额亏损。然而在实际收益率排名前103名的产品中,渣打却又占据着最多,一家银行占比将近38%。
  在收益率上,渣打一款名为“代客境外理财产品QDSN10049I”实际收益率高达20.375%,而39款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为13.38%居行业最高。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家有争议的银行,高风险高收益是渣打产品的特点,它带给投资者最重要的提醒是:相对激进的渣打是否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和风格。这才是最关键的。
  相比渣打,恒生风格相对稳健,业内多位人士认为这家银行投资能力较强。从其28款排名靠前的产品中,恒生高收益率的产品几乎均为结构性产品,大部分投资股票,个别投资外汇市场。28款产品的平均实际收益率高达10.32%排名第二,实际收益率最高的为一款名为“步步稳”可自动赎回股票挂钩部分保本投资产品(OTZU67),为19%。
  其实,今年到期的理财产品除了个别亏损外,基本都获得了本金。如后23名中,只有5款产品是亏损的,其余均保本。这其中亏损最严重的当属平安银行投资于证券市场的产品,一款名为“盈丰0712基金优选人民币理财计划”,累计收益率为-33.45%,相当于三成亏损。

  恒生“天天开心”产品设计和投资能力是关键

  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统计的后23名理财产品中其中以结构性产品居多,中行、花旗和招行等这类产品收益率表现相对较差。相反的是,一些银行的这类产品却有着高的收益率,比如北京银行挂钩利率的结构性产品和恒生中国挂钩股票的结构性产品。
  在前103名产品中,有一款产品不得不提。它就是“天天开心”可自动赎回(OTZR89)”,是由恒生银行发行的挂钩股票的部分保本产品。
  “天天开心” 期限为一年,分别以人民币计价。作为一款挂钩股票的结构性产品而言,能否获得高收益率,关键在于银行的产品设计和投资能力。
  “天天开心”是这样设计的:前2个月,只要股票篮子中表现最差股票于任一交易日大于期初价格的70%,客户即可在第2个月末获得1.1117%的绝对回报(年化回报7%)。而自产品起始后第3个月开始,每月为一个观察期,只要表现最差股票于当月任一交易日大于等于期初价格的90%,当月末可获得14%年化回报;如果表现最差股票于当月任一交易日大于等于期初价格的100%,大于等于期初价格的100%是提前到期的唯一条件。产品即于当月末提前结束。
  而如果产品未发生提前结束的情况,到期时只要所有股票在投资期内从未低于期初价格的60%,即归还100%本金。这也就意味着任何不大于40%的股票跌幅都无法伤及投资者本金安全,而这其中考虑了控制风险的因素。
  然而“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恒生中国一直强调平衡收益和风险。因此在产品设计中也强调使用不同的结构以及谨慎地挑选股票,以尽量分散并减少非系统性风险。
  "天天开心"最差的结果是:产品到期时,若发现有任何股票在投资期内收市价曾经低于期初60%,那么客户将承担本金损失的风险,获得最差股票表现(但不低于本金90%)。
  恒生中国相关业务的人士解释道,“在这款产品的设计中,有两个关键的点:一是拥有通过一定条件下的本金保护条款;二是,达到潜在收益率的可能性高,其允许在股票表现平平甚至小幅下跌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提供给投资者较高的回报。”

  中行两款汇率产品踏错节奏

  除了成功的案例,还有一些失败的案例需要提醒。虽然中行是市场上发行挂钩汇率产品中相对较多的银行,然而其常常踏错节奏,比如其发行的搏弈BY11376-V(人民币汇市争锋)和汇聚宝HJB11057-V(美元汇市争锋)两款结构性产品最终都仅实现了最低预期收益,分别为0.50%和0.10%。
  这两款产品设计之初看好美元而看低日元,设定观察水平为投资开始日当天下午2点的期初汇率价格减去1.70。而如果挂钩汇率在投资期内始终保持在观察水平之上,则产品到期收益率为较高潜在收益率(人民币款为7.00%而美元款为4.50%),否则仅能获得较低潜在收益率(人民币款为0.50%而美元款为0.10%),然而日元升值预期使得产品运行两周后美元兑日元跳水,在今年7月中旬汇率已经跌破期初观察汇率,因而只能获得最低收益率。

  电子银行2011报告:近爆发临界点,三大问题要注意

  2011年经过几年发展的网银进入深耕阶段,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平面时代,银行提供的是服务;网络时代,客户注重的则是体验。
  在手机和平板电脑面世之前,你无法理解乔布斯的想象;而当乔布斯离去,网上银行、基于智能手机的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推出之后,银行客户再也不能忍受网点柜台业务的排队与低效。
  跟乔布斯一样,电子银行带来的是体验,颠覆性改变的生活方式。

  电子银行业务进入爆发阶段

  2011年的电子银行业务,不得不提的是手机银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创造了手机银行的技术和市场基础,手机的便捷性更是让手机银行业务大受欢迎。
  截至2011年6月末,工行手机银行(WAP)客户比上年末增长30.8%,交易金额同比增长3.9倍;建行手机银行客户298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32.93%;招行手机银行累计交易(不含手机支付)70.94万笔,累计交易金额达449.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7.81%和574.17%。手机银行业务增长远超过其他电子银行业务。
  出门坐车、购物消费、在线支付等只要通过POS机支付的手机支付业务,无卡手机ATM存、取款业务,通过手机银行办理转帐、理财、基金业务以及手机预约消费等业务,让手机无处不在。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手机银行。
  浦发银行电子渠道部总经理薛建华告诉理财周报记者:“2011年,手机银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比如手机银行IPhone版,上半年只有几家银行有,到9、10月份时,已经有二十几家银行推出了IPhone版手机银行。”
  除了手机银行,2011年经过几年发展的网银进入深耕阶段,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业务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浦发银行电子渠道部总经理薛建华表示:“如果一家银行现在其柜面业务占比还是50%以上的话,那么这家银行在全国性银行当中将很难立足。”
  目前,电子银行业务尚未大力发展的只是部分小城商行,大部分中型、大型银行电子银行交易量早已超过柜台业务,现已接近2倍。
  截至2010年底,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电子渠道累计交易357.29亿笔,交易金额628.52万亿元。而最新数据显示,电子银行业务笔数占全行业务笔数交行是64.56%、中行62.43%、工行62%、农行61.5%、招行个人业务为85.38%。截至2011年8月,光大电子银行渠道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近100%,对私金融交易电子化率约80%。

  电子银行的三大问题

  中国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迅速,但总体来看,还处于成长期,业务扩展之后静下反思,电子银行业务的问题也值得注意。

  问题一:安全与便捷之辩

  电子银行业务建立在虚拟的网络技术上,省去与柜台业务员或客户经理面对面的繁琐,也省去了柜台交易白纸黑字的稳妥,同时却带来安全性的担忧。
  银行也在加强电子银行安全性控制,如电子密令、USBKEY的使用以及多环节的身份验证,从技术上来讲,也无可厚非,但并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
  2011年,电子银行安全案件主要集中在网银“钓鱼网站”和借记卡、信用卡盗刷两项中,这些案件的根本都是信息泄露导致客户网银、借记卡、信用卡信息被复制,然后再被盗刷。
  电子银行安全问题是防止信息泄露,银行卡信息太容易被复制;手机支付无需密码值得银行未雨绸缪,值得银行重视的还有客户信息的泄露。
  更重要的还是加强客户对电子银行安全性的教育和引导。目前,我国还没有具体的法律对一些造成危害较轻的网络犯罪进行惩治,这也是需要完善的地方。

  问题二:模式与标准之论

  尽管很多银行家都认为,在目前电子银行蓬勃发展的阶段,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合作多于竞争,在发展之后,电子银行由谁主导,银行还是第三方支付,抑或是通信运营商?这是行业模式问题。
  11月,华夏银行在中国银行业率先推出跨行账户管理,客户上华夏网银后,可免费对自己在其他银行的账户进行明细查询、跨行汇款、收款等操作。打破银行间的壁垒的跨行账户管理让电子银行更为便捷,这是客户所希望的。这种模式,还需要统一各银行不同的标准。

  问题三:收费与免费之争

  2011年银行业影响最广的事情莫过于取消“11类34项中间业务收费”,这是一场监管层、商业银行、客户与媒体的多方博弈。可见业务收费是一个深受关注的问题。
  2011年7月18日,理财周报201期“所有人问银行”零售银行专题中,银行客户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银行为何要收ATM跨行转账费,能不能取消”,而两周之后的“银行答客户”的专题中,银行一再强调“这是监管层允许的,跨行转账需要成本”。
  客户免费论PK银行成本论,也许可以考虑问题二中提到的打破银行间的壁垒创新模式,不过这是需要统一的标准。

  电子银行未来趋势

  中国最早的电子银行始于1997年招行的“一网通”,其最初的模式仅仅是推出一个网站。经过几年的酝酿和探索,2005年-2010年,网上银行大力发展,大部分银行都成立了电子银行部。
  随着2009年电子银行向保险、票务、房产等领域的渗透,电子银行已经进入银行全面业务的渠道,理财、支付转账、购物、出行,电子银行可以解决衣食住行所有问题。
  2011年,手机银行快速发展,让电子银行渗透更为深入。银联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全国有380万台POS机,已有60万台完成手机支付的改造,计划到2013年底全部的POS机都可以手机支付。
  某股份制银行电子银行部负责人向理财周报表示:“2012年,网上银行的理财功能拓展将更加广泛;手机银行业务的手机支付、手机银行客户端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未来家庭银行的发展潜力很大。”
  据了解,目前已有北京、上海、青岛等12个城市进入“三网融合”第一批试点城市。业内人士称,之前重视市民生活类的水电缴费等业务只是小的城商行,“三网融合”集电视购物、缴费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将会有很多中型、大型银行进入该领域。

  银行卡2011报告:工行信用卡、农行借记卡各领风骚,股份制银行猛冲

  银行卡作为联系银行和客户的纽带,往往成为商业银行建设服务的起点。不仅为银行带来了广泛的客户资源,同时也带动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
  银行卡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主要载体,其业务不仅是集融资与金融服务于一体的金融产品,也是商业银行改善资产负债结构、提高盈利能力的工具。
  随着市场的发展,卡业务在零售银行业务中的地位越发突出和重要,每家银行都在银行卡上下足了功夫,层出不穷的更换卡的类型和功能。为了能在业绩报告上留下闪亮的一笔,发卡量和交易金额已经成了衡量卡业绩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成为银行间相互攀比的一个重要环节。

  工行信用卡发卡量傲视群雄

  纵观中国银行业的卡业务,不可否认,在年发卡量方面,不管是借记卡还是信用卡发卡方面,工行都具备绝对性的优势。
  对于信用卡市场来说,2010年是个丰收年。据理财周报零售银行实验室统计16家上市银行2010年的业绩报告,2010年工行累计信用卡发卡量6366万张,新增信用卡1165万张摘下桂冠,远远将其他银行甩在身后。经过了前期的跑马圈地,招行也步入了精耕细作的阶段获得了第二名,2010年招行累计信用卡发卡量3477万张,新增信用卡404万张。名列第三的农行2010年累计信用卡发卡量2448.44万张。
  而城商行的发卡量相对较少,北京银行发卡量为160万张,宁波、南京银行发卡量还不足百万张。
  2011年上半年,各家银行的发卡量都在稳步增长。工行2011年上半年累计信用卡发卡量7079万张,2011年上半年新增信用卡713万张,居16家银行之首。招行和建行紧随其次,2011上半年累计信用卡发卡量分别为3687万张、3029万张。值得一提的是,招行在上半年新增信用卡210万张,名列前茅。
  2010年信用卡发卡量增幅最大的为光大银行,2010年同比增长46.7%。工行信用卡比上年增加1165万张,增长42.2%。中信银行(601998,股吧)信用卡累计发卡1267.96万张,同比增长23.06%。深发展也在快速发展之列,信用卡较去年同期增长13.47%。
  信用卡发展至今仍处于烽火战国的年代,当然,发卡量也不能作为衡量一家银行是否盈利的唯一标准。
  广东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总行信用卡中心的总裁曾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发卡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就可以实现盈利,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信用卡的发卡数量不是最关键的数据,衡量一家发卡机构是否成功,主要看三个指标:一是贷款余额;二是资产回报率;三是活卡率。”
  信用卡发出去并不难,但发出去后让客户用起来才是关键。有数据显示,内地银行卡市场活卡率仅为30%,也就是说有70%的卡处于睡眠状态。

  农行累计借记卡发卡量41800万张夺冠

  具有存储功能的借记卡承载着银行的存款余额和各项相关指标。
  2010年,农行以38500万张的累计借记卡发行量占据上市银行借记卡发卡量的榜首。而建行和工行累计借记卡发行量29200万张和29100万张十分接近,招行一卡通和浦发银行轻松理财卡发行量也不甘示弱,取得了5694万张和2177万张的成绩,其中浦发银行新增借记卡达到310万张,超过民生银行221万张新增卡的数额。
  2011年上半年农行累计借记卡发行量41800万张,比2010年底增长了8.5%。而光大银行借记卡发行量猛增,累计借记卡发行量达到3237万张,股份制银行中仅次于招行。借记卡新增发卡量中,建行最多3657万张,工行其次2712万张。
  从增长的份额上来看,2010年累计借记卡发行量工行比去年末增加5395万张,增长幅度52.7%,是所有银行中增幅最大的。
  商业银行间发卡量比拼的战争从未停止,但究竟利润如何?一家大型银行的上海分行行长告诉理财周报记者:“发卡量对银行的贡献不是很大。”
  但广大中小商业银行在银行卡收费问题上往往面临两难的抉择,一方面银行通过免费的银行卡服务吸收更多客户存款增加自己的资本金;同时免费发放银行卡又会带来另一方面的困扰是,随意盲目的发放银行卡使银行需要承担高额的维护成本。
  理财周报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坏账率是信用卡的软肋。截止到目前,数十家发行信用卡的商业银行中,只有平安银行、招行等少数银行实现了盈利。
  虽然今年监管层出台了政策,采取了干预借记卡收费的一系列措施,但是仍是杯水车薪。对于这种场面,用户和银行各执一词。

  信用卡交易金额8009.95亿元中行最多

  在2011年上半年信用卡交易金额中,中国银行以8009.95亿元的交易金额名列前茅,其次为工行4318亿元的信用卡交易金额,紧接着是建行和招行,2617.4亿元和2285亿元。在股份制银行中,招行为最优,其次是民生银行、中信银行的信用卡交易金额分别为718.21亿元和704.25亿元。
  其中,2010年兴业银行信用卡新增138.09万张,交易金额为662.50亿元,同比增长44.14%,实现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40.83%。
  中信银行2010年信用卡发行量比去年末增长24.12%,全年交易量突破千亿元,达1001.8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6.96%;信用卡业务全年实现业务收入24.5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9.37%。
   2010年浦发信用卡POS消费金额超过364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7362万元,同比增长19%;信用卡中间收入40123万元。
  2011年上半年借记卡的消费金额,工行以10522亿元傲视群雄,遥遥领先;其次建行的消费金额为8284亿元。
  随着市场环境的改变,银行的很多业务受到了限制。为了维系业绩增长,许多银行选择了依赖手续费和佣金等第三方收入。
  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调高手续费和管理费的表象背后,是想增加一点利润而已,试图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银行作为市场经营主体追求盈利本来无可厚非,而提供了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理应得到相应的支付。况且从银行卡的成本收益角度来说,目前国内广大的中小银行仍处于收不抵支的状态,他们也急需用银行卡收入的增长来弥补成本压力。

  卡类创新此起彼伏

  创新是银行做各项业务的首要目标。在2011年卡创新方面各家银行也是不遗余力。
  一位城商行的行长表示:“银行卡的金融服务只有真正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才能完成从银行卡产品的同质化向品牌的差异化竞争转换,这样才能吸引客户的眼球。衡量卡业务的业绩,主要来自于客户忠诚度、盈利模式、处理系统、风险控制能力以及关键业务能力等五个方面。谁能解决这五方面的问题,谁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优势,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打造银行卡最佳品牌忠诚度。所以,银行追求的不应该是单纯的发卡量,更重要的是契合市场需求。”

  存贷业务2011报告:工行全球第一大存款行,民生深发展发力小企业贷款

  不论从何时说起,“存款”和“贷款”都一定是银行业务体系中不能够忽视的关键词,然而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银根紧缩问题,再一次让银行的存贷业务被提升到了史无前例的战略高度。
  对于银行来说,一年之计在于冬,“存款是立行之本”的口号在这个时候总是被喊的声音震天,年底能拉到越多的存款,就意味着次年会有越多的资金可供放贷。而目前,存贷利差依然是国内银行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换言之,存贷业务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盈利水平。
  除此之外,存贷作为银行的传统业务,也是各大商业银行争夺客户的主要通道,不论是存款大户还是贷款大户,都是银行的座上贵宾。
  相较电子银行、信用卡等,各大银行在存贷业务上的投入力度显然更大,同时,竞争也更为激烈,存贷业务做的好,就具有了难以比拟的竞争力。

  谁会是最大赢家?

  存款关键词:负增长

  银行存款外流严重,中行建行领衔

  三季报公布之后,对于存款大幅外逃的隐忧,让各大银行业绩保持快速增长的成绩单也不再那么亮眼。
  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银行普遍面临存款流失问题。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的存款同比增速不到10%,其中有11家上市银行存款在三季度均为环比负增长。加上存款准备金率仍维持高位,未来我国银行业负债管理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相比二季度末的54.89万亿存款总额,三季度16家上市银行存款总额为54.79万亿,减少1000亿左右。16家银行中出现存款总额下降的共有10家,共减少3295.71亿。
  四大行中,除工行外,中、农、建三大行存款都出现负增长。三季报数据显示,中行集团客户存款79708.46亿元,较上半年减少1255.95亿元;建行集团客户存款97355.8亿元,较上半年减少1565.28亿元,减少幅度分别达1.55%和1.58%。
  就连分支机构和网点数量名列前茅的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客户存款余额也较上半年减少了27.6亿元,为97038.27亿元。
  虽然存款减少的绝对额不及中行建行,部分小银行存款减少幅度却明显攀高,让人担忧。
  存款减少幅度最大的为南京银行,三季度存款减少55.27亿,减幅达3.35%,此外华夏银行存款减少257.18亿,减幅3.15%。
  国有银行中,唯有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的存款规模还在继续上涨,但上升幅度有限。截至9月末,工行借助巨大的网点优势,客户存款余额达12.14万亿元,继续稳坐全球第一存款银行的位置,三季度,该行存款余额增幅为970.94亿元,是存款增长绝对额最多的上市银行。交行前三季度客户存款余额为31635.28亿元,较年初增长10.31%,较二季度末增加了55.53亿元。
  中小银行中也仅有浦发、兴业、光大以及北京银行存款有所增长,增幅最大的是北京银行,多家券商报告表明,存款增长强劲是北京银行三季报的最大亮点。根据其三季度报显示,北京银行前三季度共吸收存款6180亿元,较中期增加约295亿元,较中期增速为5.5%,较年初增长11%。
  而三季度银行存款流失的问题延续到了10月。央行数据显示,10月份人民币存款下降2010亿元,同比少增3618亿元,较上月下降0.6%,住户存款则出现惊人的净下降7,272亿元。预计四季度依然为考察银行业务的重要时期,各大银行均面临较大揽储压力。

  小微贷关键词:“蓝海”

  小微贷款成蓝海,民生首尝甜果

  在银根紧缩、涉房地产贷款不断受限的大环境下,银行的贷款业务受到不同程度的巨大影响。
  来自多家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受政策扶持、定价能力强的小微企业业务受到国内银行的热捧,前三季度多家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逾30%,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正成为国内商业银行的下一片“蓝海”,而在小微企业贷款领域迈步较早、步伐更大的银行,在当前的形势下,优势逐渐体现出来,贷款业务能力也会受到更多肯定。
  说到小微贷款,就不得不提到民生银行。
  2009年2月,民生小微企业贷款产品商贷通正式推出,全面进军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广阔蓝海,并于2009年下半年把小微企业战略作为全行三大战略之一。
  为了避免走上80年代中国银行业经历过的小微企业贷款违约风险高、人工成本高的老路,民生银行集中力量进行了一系列创新:在避免高风险方面,依据大数定律的原则确定贷款违约率,依据收益覆盖风险的原则进行贷款定价;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面,采取“规划先行、批量营销、标准作业”的原则,实现了零售业务批发做,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对公司业务事业部进行改革,支行不再从事公司业务,成为零售业务平台,为“商户进支行、商户进柜台”的小微金融运作模式提供了操作基础。
  据了解,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商贷通”贷款余额已经达到2400亿元,不良贷款率只有千分之一左右,服务小微企业客户达40万家。
  今年在小微贷款业务方面同样投入很大精力的还有深发展银行。
  今年二季度,深发展就已着手搭建小微金融事业部,专门负责小微企业的贷款业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至,深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394亿元,较年初增长 84%,而不良率仅有0.21%。
  深发展行长理查德曾公开表示,中小企业贷款是深发展发展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深发展小微企业贷款业务的发展应该同该行的优势业务,即贸易融资业务和零售业务相挂钩,同时竭力融入平安集团中,开展交叉销售。小微金融事业部成立后,业务增长已经接近了100%。
  据了解,根据小微企业不同的担保方式,深发展小微贷款采用标准化产品和批量开发两种模式相结合,实现优势互补,有效满足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客户融资需求。在标准化产品上,通过提升营销、操作、风险控制的标准化程度,搭建快速的审批通道,简化、规范化作业流程,提升效率,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在批量开发上,则主要以客户群体为开发目标,通过“规划先行”将风险控制闸口前移,以及依托商圈、产业链、商会、园区等合作平台的信息、管理优势,实现对目标客户群的量身定制、批量开发,以提高服务效率,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小微金融服务商业模式。
  此外,浦发银行、兴业银行也在小微贷款方面发力颇多。

  贷款关键词:“坏账”

  不良率持续下降,兴业坏账率最低

  要考察银行的贷款业务,有一项指标不得不提,那就是坏账率。
  欧美银行业不断剥离信贷资产的同时,中国银行的信贷资产安全问题同样成为市场焦点。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曾经发布的一份报告认为,中国2009年快速膨胀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在经过3至5年的借贷周期后,将于2012、2013年前后迎来还款高峰。考虑到近期宏观资金面仍较为宽松,商业银行贷款质量短期无虞但中期堪忧。未来两三年内难保不发生反弹,一些地区和行业的不良贷款可能会集中出现,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面临不小的压力。
  从刚刚16家上市银行的第三季度财报来看,各家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保持下滑态势。五大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保持双降。其中,工商银行9月末不良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减少40.51亿元,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0.17个百分点至0.91%;中行不良率降低至0.99%,比2010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1.02%,较上年末下降0.1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余额为646.42亿元,较上年末减少0.7亿元;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79.5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6%,比上年末下降0.43个百分点;交通银行减值贷款比率为0.94%,比年初下降0.18个百分点。
  而股份制银行中,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不良贷款率也普遍下滑。
  其中,招商银行不良贷款总额为94.2亿元,较年初减少2.66亿元;不良贷款率0.59%,较年初跌0.0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366.53%,较年初增加64.12个百分点;截至9月末,中信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为0.6%,较去年底下降7个百分点。前9个月,该行的贷款本金回收率达99.95%,利息回收率为99.96%。平台债余额约为1500亿元,比6月末下降216亿元。前9个月,本金回收达到100%,按照资产质量5级分类,正常类贷款占98.5%,不良率为0.12%,远低于该行整体信贷不良率。
  所有上市银行中,农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降幅最多,达0.43个百分点,而不良贷款率最低的银行是兴业银行,截至三季度末,按照贷款五级分类口径,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32.99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34%,拨备覆盖率为 387.81%。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在售银行理财产品[2011-12-02] 2011-12-02
· 需求加剧 理财规划师缺口60万人 2011-12-02
· 超短期产品锐减 三类理财品或接棒年底市场 2011-12-02
· 三类理财产品或将接棒年底市场 2011-12-02
· 超短期理财遭叫停 理财宜放长钱 2011-12-01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