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末,各家商业银行发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再度遭遇“寒流”。日前,有报道称监管层重申严禁银行通过超短期理财产品进行高息揽储,近期市场上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更是持续前期的“颓势”。
有市场人士预计,在监管趋严的情况下,投资期限在一个月内的理财产品未来将会从市场上淡出。但考虑到年底资金面的情况,银行仍有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冲动。故而投资者可在近期特别关注那些投资期限稍长、但收益率仍颇具“诱惑”的产品。
超短期产品发行骤减
记者日前从沪上各家商业银行了解到,此前颇受投资者追捧的超短期理财产品,目前已经难觅踪影。“别说7天、14天理财产品了,现在连30天内的产品都很难见到。”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如此说道。他向记者表示,其所在银行目前已经停止发售投资期限在30天以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如果市面上还有看到的,也是之前发行的存量产品。”
统计数据也证实,近期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在严格监管下,发行量正呈现缩减态势。尤其是超短期理财产品,其发行量的减少非常明显。盛世普益监测数据显示,2011年10月,71家银行在境内共发行1512款个人理财产品,较9月减少263款。值得注意的是,1个月以下期产品发行量占比出现下跌,下跌幅度达9.25%,占比至26.92%。与此同时,1个月至3个月(含)期产品发行量占比上涨9.22%,达40.21%,3个月至6个月(含)期产品发行量占比上涨2.17%至25.66%,其余期限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出现小幅波动。其中,6个月至1年(含)期产品占比下跌1.02%;1年以上期产品占比下跌1.19%。
多途径解决资金的流动性
另外一个颇具玩味的现象是,虽然投资期为1个月的理财产品急剧减少,投资期限在30-40天的理财产品却在近期频繁面世。有银行业内人士分析,由于临近年底,银行面临的年终存贷比考核压力日渐增大。因此在失去了超短期理财产品这一揽储“利器”后,银行应该还是会“想办法”发行其他类型的理财产品吸引投资者。
对于投资者而言,银行此前发行的一些常规型理财产品,同样可以帮助投资者解决资金的流动性问题。比如一些银行之前一直滚动发行的理财产品,就兼具流动性与收益率的双重优势。在投资期限上,这些产品可任投资者选择7天、14天的期限,有些甚至可以提供1天的产品。具体在收益情况上,记者日前了解到,部分银行可提供的这类滚动型产品,7-14天的年化收益率在3.5%-4%,非常有吸引力。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的银行理财产品,已经面临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国泰君安最新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从收益率看,自2009
以来,市场上最常见的货币债券类、组合类和信贷资产类这几种目前主要的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逐步趋同,且一般而言货币债券类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稍低于组合类。
具体来看,对于占据目前理财产品主流的货币债券类产品而言,其平均实际收益率与3
年期国债利率相近,反映出其对应的资产池主要以固定收益类产品为主,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和滚动发售,使得投资者购买一个较短期限的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媲美一个较长期限的国债并持有到期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