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石与书画一直并列,但在艺术市场上,相对于中国书画的飙升,金石篆刻市场一直不温不火。
一年一度的艺术品秋拍已经开槌,一些大型拍卖公司也陆续推出金石篆刻专场,11月14日的嘉德2011秋季拍卖会“清宁—金石篆刻艺术”专场即包括丁敬、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等多位篆刻界名家治印,另有清末收藏大家龚心钊的部分旧藏。保利、匡时等也推出了部分篆刻专题,而在朵云轩、西泠印社(微博)等的拍卖中,金石篆刻则早已成为一个重点专场。
金石篆刻源远流长,是书法、章法、刀法的完美结合,从战国时期的古玺出土,到北京奥运会中国印的诞生,中国的篆刻艺术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然而,相当长时期内,金石篆刻由于专业性极强、品鉴群体更加小圈子化,大多归于杂项类进行零星拍卖。2003年华辰春拍中一件清代康熙御用碧玉玺曾以660万元成交,刷新了单枚皇家印章拍卖的最高纪录,但真正代表金石篆刻行情的其实是文人篆刻的印章。2004年北京嘉德秋拍,吴昌硕的两方印章“来修斋”和“滋园”,拍出了93.5万元的高价。上海朵云轩2004年推出的“香雪庄旧藏齐白石刻印暨瓷雅”专场,由新加坡“胡椒大王”陈之初旧藏,50枚齐白石刻印悉数成交,共成交433.5万元,平均每方(对)成交价近9万元。2005年秋拍,香港佳士得整体拍卖齐白石自用印35方,以226万元成交。2009年,“中国篆刻”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西泠印社趁热打铁,每次都会推出篆印专场。
金石篆刻中的名家自用印一直受到关注。如前两年一组“黄宾虹自用印十一方藏印四方”就曾经拍出过134.4万元的高价,2006年,西泠拍卖以16万元拍出了一方孙中山自用印章,而这方印章今年再现拍场时,竟以218万元落槌,由于契合了辛亥百年的机遇,孙中山印章毕竟仍是特例,目前,大多的名家金石篆刻仍在数万元到数十万元之间徘徊,突破200万元的少之又少,相对于动辄估价千万元乃至亿元以上的当代艺术品、中国书画,金石篆刻或许算得上真正的价格洼地。
以此次秋拍中的“清宁—金石篆刻艺术”专场拍卖而言,篆印大家丁敬(1695-1765)的一方刻寿山石印章估价仅5万-7万元。现在能看见的丁敬制印很少,丁敬为篆刻浙派之创始,其古朴刚劲的艺术风格影响深远。一组来自另一海外藏家的齐白石刻印,有两对为齐白石为友人所刻印章,其一对印章为:“胸间富丘壑、腕底有鬼神”,印面大刀阔斧、直率雄健,将齐白石的篆刻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齐白石曾说:“余之刻印始于二十岁以前,最初自刻名字印,友人黎松庵借以丁黄印谱原拓本,得其门径,
数年得《二金蝶堂印谱》方知老实为正,疏密自然乃一变。再后喜《天发神谶碑》刀法一变。再后喜《三公山碑》篆法一变。最后喜秦汉,纵横平直,一任自然,又一大变。”齐白石可说是自有刻印以来创作数量最多的篆刻家,自述刻印多达数千方,其中300方左右是他的自用印。齐白石刻印,对印石的质色不太讲究,一般都用的是极为普通的青田石和寿山石,极少用田黄、鸡血等名贵印石,体现了其质朴本色。
除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等各家外,陈巨来的篆印近年来也受到追捧。2010年在北京匡时(微博)拍卖会上,陈巨来的“田黄象钮方章一对”以196万元落槌,使陈巨来作品价格突破了百万元,今年春季拍卖中,陈巨来刻张伯驹自用象牙章则拍得16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