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一路飙升的金市行情影响,黄金成为受投资者乃至普通家庭关注的理财产品。大大小小的黄金商看准了其中的商机,积极推介各类实物或金融产品。然而,一向被人们视为“避风港”的黄金市场,近期却接连上演“过山车”行情。专家提醒,各种黄金投资品进入门槛、风险程度各不相同,投资者宜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不能盲目投资。
避险抗通胀 黄金商和投资者“忙”
在6日刚刚结束的第七届北京国际金融博览会上,中国金币总公司、国金黄金等数十家黄金投资公司参展,积极推介展示各类黄金交易产品。国金黄金推出“故宫十全十美金饭碗”、北京黄金交易中心推出九款龙年生肖金银品、金顶盛世推介“黄金券商”等。一名服务多届金博会的工作人员说,“今年参展的黄金商比往年多了好些家。”
在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的当下,黄金作为避险抗通胀的有力武器,保值增值的功能愈加突出,引发市场投资黄金热。在黄金公司紧跟投资趋势推出多种黄金业务和服务的同时,黄金交易价格不断攀升、屡创新高,与此同时,风险也在积聚,尤其是今年8、9两个月大起大落的市场行情,引发了普通投资者的担忧,在进退抉择中顾虑重重。
“黄金公司出于业绩考虑,往往倾向于宣扬黄金市场行情不断上扬的观点。这看上去很诱人,但是否还有上升的空间,我感到不确定。”一位观展者道出了自己的担忧,“说得再好,跌了赔了还得咱自己承担。”
北京黄金交易中心首席分析师张磊指出,黄金市场目前潜在的风险有很多,比较突出的是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情绪大幅变化,引发资金大量流入、流出金市,以及周边市场出现资金缺口后对金市的抛压。此类资金的流向变化会对黄金价格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美元共进 欧债迷局是黄金支撑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每年第四季度实物黄金消费高峰到来,黄金实物需求的不断上升将为金价上行添砖加瓦。但同时也应注意到,目前金价依然面临1800美元/盎司上行压力,后市行情走势在很大程度上仍取决于欧债危机进展引发的避险情绪变化。
梳理8月以来黄金市场行情可以发现,在经历过8、9两个月的大幅振荡后,10月份的黄金市场整体维持震荡攀升的格局。其间欧洲债务危机问题反反复复,令市场避险情绪左右摇摆不定。金价从中受益,借机在1600美元/盎司至1700美元/盎司形成震荡整理,在技术上进一步消化了自9月6日1920美元/盎司一线下滑的抛压。随后,10月25日金价上破震荡平台高点1700美元/盎司,摆脱前期震荡区间上沿。
张磊指出,黄金与美元一般情况下呈负相关,但在避险情绪波动的情况下往往出现同向变动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近期日本政府干预汇市、打压日元、推动美元大涨、令大宗商品和黄金价格出现下滑的现象,但目前主要影响黄金价格的欧洲债务问题,特别是希腊违约风险加大,使得金价在触及1681美元/盎司后依然表现出较强的低位支撑,延续前期反弹走势至1720美元/盎司一线。“这说明欧债危机的进一步加剧再度引发了市场避险情绪高涨。”
国际期货金融街营业部交易主管宋书欣认为,当前市场缺乏新的上涨动力,在市场回归理性之后,投资者对欧债危机能否解决仍然存在很多质疑,焦点重新回归到关注欧洲的基本面上。他说,“上周五意大利国债发售交易中,其借贷成本触历史新高,这也显示出了市场对欧盟持怀疑态度。意大利九月份失业率上升至8.3%,而西班牙失业率高达21.5%,欧盟未来仍面临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多名受访观察人士均指出,后市欧洲短期内很难再有实质性利好,市场只能期待美国方面。未来美国为了增加就业,会推出一些刺激经济的措施,对市场形成利好,商品价格会有所反弹,但这些反弹仍不能从全局上改变目前市场的低迷状况。市场对于全球经济前景的担忧情绪也未有好转迹象。
生金之道各异 宜根据偏好不能盲目
黄金投资品主要分为实物类投资产品和交易类产品。实物类产品中包括投资金条、题材性产品。大众投资者日常能接触到的交易类黄金投资品种包含上海黄金交易所业务、银行账户金(俗称“纸黄金”)、黄金期货等。各种黄金投资品进入门槛、风险程度各不相同,投资者宜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不能盲目投资。
实物金条保管成本较高,回购环节若不能较好解决,在变现问题上存在较大隐患。对于普通投资者,天津圣百雅贵金属经营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赵相宾建议,购买实物黄金要注意对方是否能回购,选择具备回购资质的机构购买黄金才能更加保险。例如,一些银行发行的实物金条就是不错的选择。
张磊说,纸黄金入门起点较低,比较适合稳健的中长线投资者。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延期业务及黄金期货等投资产品,因采用保证金模式进行交易,比较适合风险偏好及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
北京黄金交易中心高级经理王森认为,题材类产品对材质本身的黄金价格敏感度较投资类产品小,更注重产品收藏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等。在选择时要在发行机构、题材、发行数量及制作工艺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题材性产品,不仅会受到黄金价格上涨的影响,同时也兼具收藏价值的提升。
同时专家还提醒,目前黄金市场上鱼龙混杂,仍然存在着一些地下黄金交易。此类交易名称繁多,往往打着“香港伦敦金”“现货黄金”等各种名号。其资金安全不能得到保证,价格形成机制往往不透明,存在很多监管漏洞。地下金商往往通过和客户进行对赌交易来赚取超额利润。国家明文规定不能进行地下金炒作,但目前此类交易较难界定和举证,需要投资者谨慎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