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银器收藏引关注 专家支招鉴别
2011-11-01   作者:  来源:燕赵晚报
 
【字号

    近年来,老银器受到各路藏家的关注,在国外更是受到市场的极力追捧。前不久,在国外的一场拍卖会上,一件清早期的小银盒器型虽不大,但其精致典雅的纹饰却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眼球,经过数轮竞拍之后,被一藏家以1000多美元的高价拍走。
    老银器近年来成为收藏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门类,目前一些造型和品质俱佳的老银器在收藏市场上并不易得到。

  精品老银器,价高货难觅

  几年前,银器收藏还只是杂项藏品中一个冷门,但随着老银器收藏人士的增多,市场上精品老银器的价格高涨,且不易买到。
    一位收藏人士告诉笔者,精品老银饰多以家传的方式存在老百姓的家里,轻易是不会拿出来换钱的;而进了藏家手里的好东西,也不见得就会频频过手,因此要淘到好东西很难。
  就银饰而言,各地出产的都有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山东、河南产的银饰一般比较浑厚、拙朴,件小而有大气象,但一般成色平平;山西的银饰则型制大度,构思奇妙,又有人文底蕴,加之良工精做,远观近察均无懈可击;福建一带的银饰繁复细腻;江浙出产的银饰纯度高,成色好,形制典雅,风格写实。此外,少数民族的老银器也因其风格独特受到收藏者的青睐。

  观制作工艺辨时代特征

  旧银器一般可分为银器物和银饰物两大类。我国的银器制作最早出现在商朝,到了西周,银器制作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的银器,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均比以前有了明显变化。
    唐代人对银的崇拜与追求可以说达到了狂热程度。此时的银器不但数量可观,制作工艺也达到最高峰。
  宋时银器从宫廷走向民间;元代时间较短,存世的银器也不多。明清两代,中国银器的制作技术不仅在质量上得到进一步提高,而且在工艺上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技法,这个时期所制作的银器,精致、端庄、典雅,其器型也更加多姿多彩。比如首饰挂件、实用器皿等,因而深受皇室贵胄、庶民百姓的喜爱,被视为富贵的象征。仅儿童胸前银牌、银锁上就有“喜上梅梢”、“童子抱莲”、“天官赐福”、“状元及第”、“五子登科”、“连中三元”、“金玉满堂”、“双龙戏珠”、“丹凤朝阳”、“长命百岁”等诸多图样,无不象征着吉祥,寄托着祝福。

  鉴别老银器,款识需注意

  银器与其他工艺品一样,同样存在鉴定真假的问题。银器尽管所用材质纯度不一,但必须是用含银80%左右的材质制成。而确定真伪的最佳方法是款识。一般来讲,宋以后的银器上开始有款,银器上的款多为“纹银”、“足纹”、“足银”等字样。凡是带有此款的均为纯银器。其次,银器上还常有银楼、银匠等名款,然而有些非银器上也打有“足纹”、“足银”字样,但字体极不规范,这是制假者造的假款,往往打在铜镀银器上。另外,要正确区分纯银器与镀银、包银器,这可从银器重量、外观上加以鉴别。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用新工艺制造出许多“白花花”的金属或涂料,以此制成的器皿在外观上极像银器,但多是一些合金或化学制品。
    业内人士分析说,随着近年来人们怀旧及崇古心态的萌发,同时也随着国内艺术品投资市场的理性回归,各地拍卖公司也开始积极推出旧银器拍卖,致使旧银器价格出现了上涨趋势。
  目前,一只清早期小银盒,在国外拍场上可以拍到1000多美元,但在国内的古玩市场上,四五百元人民币就可购到。由此可见,现在吸纳旧银器正是最好时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金银器精华拍品日前亮相京城[图] 2008-12-08
· 金银器精华拍品亮相京城 2008-12-04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周继坚:别让“陆地思维”毁了渤海湾·[思想]钮文新:紧缩货币“弊端”凸显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