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银监会获悉,在10月9日银监会正式印发《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办法》)后,又于10月12日发布了《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实行)》征求意见稿。
在一个星期内,银监会连出两个关于银行流动性风险防控方面的文件,银监会对于整顿目前银行业理财市场并最终防控银行业流动性风险的决心已经十分明显。
河南省金融学会秘书长张树忠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就商业银行业潜在流动性风险的防控而言,商业银行理财产品一直是银监会关注的三大重点领域之一,其他两个重点领域分别是房地产贷款和政府债务平台。
理财产品整顿来袭
根据普益财富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10月8日——10月14日期间,全国43家银行共发行445款理财产品,较此前一周增加124款。中国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北京银行的发行量居前。
而就在此前的9月份,银率网的数据也显示,当月全国共发行新理财产品2419种,创近年以来月度发行的新高,其中发行人民币产品1861款,环比增长14.7%;外币产品发行288款,环比增长14.3%。
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银行部经理李文君告诉记者,虽然从去年开始的银行紧缩政策已经从市场回收了大量资金,但是就民间的资金存量而言,银行紧缩政策带来的效果并不明显,广义货币增长依然比较明显,这间接为“理财热”提供了货币环境支撑。
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官方网站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范围内广义货币余额为78.74万亿元,同比增长13%;狭义货币余额为26.72万亿元,同比增长8.9%;流通中货币余额为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2.7%。
李文君认为,民间资金存量大只是理财产品存量大的一个原因,而资金的逐利性和银行存款的“负利率”则是使这些资金不安分的直接原因。
在他看来,这种负利率带来两方面的不良影响,一方面这使银行在拉存款方面的困难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罕见的银行存款同比下降,另一方面负利率的现实也刺激银行理财产品的开发和发行。
张树忠认为,“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迅速扩容和银行负利率存在一定关系。”不过他也认为,在目前银行业的盈利中,理财产品收益所占的比例并不大。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个人金融部总经理王玉杰向记者表示,随着投资理财热的兴起,由于市场需求明显,商业银行安全性高的理财产品扩容在所难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理财产品市场中混杂着恶性竞争等理财乱象。
在他看来,《理财办法》的出台既是要求商业银行不得利用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也是再次要求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须明示风险。
而就在理财产品迅速增加的9月和10月,各地也不时曝出一些商业银行为达到监管标准高息揽存的现象,通过7天理财产品或者14天理财产品变相拦存,短期化特征十分明显。
阻击双重风险
银监会有关人士表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有助于为金融消费者提供更丰富的投资工具,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较为单一的存贷款业务结构,完善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功能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银监会同时也表示,《理财办法》的发布旨在“要求商业银行进一步加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提高合规销售水平,防止误导销售,最终实现‘将合适的产品卖给何时的客户’,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和财富。”
李文君向记者透露,目前很多短期理财产品实际上都和一些企业的运营项目相关,而银行则在企业和理财客户中间架起了桥梁的作用,如果企业不出问题
的话,理财客户可以获得比较丰厚的回报,但是如果企业发展出现困难的话,其风险也将会通过这条链条传递给银行,而理财客户的风险则相对较小。
王玉杰也向记者表示,限制短期理财的目的,主要还是避免出现高息揽储,避免出现各商业银行之间的恶性竞争。
王玉杰向记者解释,短期理财产品对于银行来讲,其成本要大于长期理财产品,特别是前段在一些银行特殊时间点的时候,一些银行出售高收益短期理财
产品,已经是“赔本”的,如果一直这样西青区的话,不仅对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带来带来不良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客户投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