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秋拍的重头戏之一,香港苏富比在十月初拉开了帷幕,6天时间跨越八种收藏界别的13场拍卖,创下多项总成交额和个人作品成交纪录。其中关注度最高的是亚洲当代艺术和中国书画两大门类。
当代艺术:逐渐回温 牛市还有距离
作为尤伦斯收藏的最后一次公开拍卖,2日晚举行的“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蜕变—当代中国艺术的革新与演化”和3日举行的亚洲当代艺术拍卖会备受瞩目,前者总成交额逾1亿3200万港元,后者共拍出了128件拍品,总成交额达2.27亿港元,刷新香港苏富比常设当代亚洲艺术拍卖历来最高总成交额纪录,“强劲而不疯狂”是外界对此的评价。
当代艺术拍卖成交价格位列前十的拍品依次为:张晓刚(微博)《血缘:大家庭一号》成交价为6560万港元;曾梵志《面具系列1998五号》成交价为3090万港元;曾梵志《面具系列》(1998年作)成交价为1074万港元;方力钧(微博)《系列二(之十一)》成交价为1018万港元;刘炜《我是谁?》成交价为842万港元;曾梵志《红土路》成交价为782万港元;曾梵志《风景》成交价为782万港元;刘野《一月雪》成交价为626万港元;曾梵志《肖像08-4-1》成交价为542万港元;余友涵《1990-5》成交价为410万港元。
作为张晓刚代表作之一,《血缘:大家庭一号》被寄予厚望,外界盛传有“破亿”的可能。而事实上这件作品并未能如众望所归,4500万起拍,现场买家和委托竞价并不激烈,委托叫到5800万后现场再无反应,以5800万底价落槌,全场一片寂静。当然比起2008年当代艺术市场最低谷时上升明显,该作品于苏富比秋拍中以2029万元成交,不到三年,价格翻涨到三倍。
如果说尤伦斯春拍给当代艺术打了一剂强心针,之后的市场走向却并不尽如人意。此次拍卖如刘野、余友涵等艺术家成交作品跟之前同类型作品成交价相比已打了对折,同类情形可谓比比皆是,刘小东、周春芽(微博)等一众“一线”艺术家几乎都止步500万,更多的作品则几乎都以底价成交。
而细数当代艺术场TOP榜单,在稍显冷清的市场中唯有曾梵志依然坚挺,有五件的成交价位列成交排名前十强,占尽半壁江山。尤伦斯夜拍专场上曾梵志作品的表现同样亮眼,《面具系列1998廿十六号》以2026万港元成为该场“标王”。但另一方面,无论是张晓刚的“大家庭”还是曾梵志的“面具”系列,成交价也不过徘徊在底价附近,期待中的激烈竞价场面未曾出现。
尤伦斯专场的封面,旅欧艺术家陈箴的九屏《神判》此次估价400万到600万港币却未能成功售出;无论是尤伦斯专场还是当代艺术日场,牢牢占据排行榜顶部的几乎都是创作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并且在“本地”建立了广泛影响的艺术家作品。从此次拍卖结果来看,随着国内市场崛起再重新杀回亚洲市场的海外天王们不再受市场待见。另外,从90年代直至2006年前,在海外资本一统江湖的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异国情调”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卖点。但是这一类的作品正在迅速出局,似乎难以找到买单之人。如今苏富比的高价买家已经百分百的“亚洲制造”,“异国情调”几乎到了退市的边缘。
从本次拍卖来看,即使成绩纷纷低于心理预期,但苏富比当代亚洲艺术常设拍卖总成交额还是创下新高,也显示出张晓刚、曾梵志、刘炜、刘野等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仍然受到一定市场追捧。
中国书画:继续火热,成交量再创新高
相比而言,中国书画则将火爆进行到底。3日下午举行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拍卖共拍出113件作品,总成交额高达3亿3700万港元,这也是香港苏富比历来最高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拍卖总成交额。其中赵无极的多件作品位列十大,包括成交价最高的《10.1.68》,以6898万港元成交,刷新画家个人世界拍卖纪录。
本场拍卖成交价前十位的作品依次为:赵无极《10.1.68》成交价为6898万港元;赵无极《女斗牛士》成交价为2978万港元;吴冠中《漓江新篁》成交价为2640万港元;朱铭《太极系列—单鞭下势》成交价为2820万港元;吴冠中《凡尔赛一角》成交价为1850万港元;常玉《曲线裸女》成交价为1634万港元;赵无极《21.03.96》成交价为1298万港元;赵无极《11.06.93》成交价为1298万港元;王沂东《花柱夜》成交价为962万港元;赵无极《6.2.69》成交价为602万港元。赵无极是中国艺术史上的革新分子,也是首批被国际艺坛肯定的中国艺术家,他的绘画兼容西方油画的色彩技巧和东方传统艺术的意蕴,被称为“西方现代抒情抽象派的代表”。作为历年拍场中的追捧对象,赵无极此次更是成绩彪炳,TOP榜单中有5幅都是他的作品。
中国书画专场本次共推出340多件书画作,总成交额为7.38亿港元,成交率95.9%,其中16件拍品逾千万港元成交,同时成就了苏富比中国书画专场拍卖的最新成交纪录。
放眼成交榜单,张大千依然领跑中国书画专场。此次全场最高成交拍品是张大千的《黄山自画像》以4658万港元成交。《黄山自画像》创作于1961年,当时画家已逾花甲,是年正值其舍工笔而取大写意作画的转折之期,笔墨更趋雄浑豪放。另一幅张大千的作品《春云晓霭图》,最终以1634万港元成交。
来自北美私人收藏的傅抱石作品《幽居读书图》是此次秋拍估价最高的一幅作品,最终以2978万港元成交。画中重岭叠嶂、松林密聚、云霭盘曲,古松孤立处僻筑一间茅舍,一位高士闭门孤坐其中。整个画面营造了清寂和孤寂,给人无限的想像。徐悲鸿作品《憩息》以1802万港元成交。《憩息》为徐悲鸿1935年之作,画中两只水牛处身树下,自然而安详,是一幅农村风貎的剪影。画家在画上常题写“危亡之际”的文字,表现对中华存亡的担忧,抒怀写意尽在画中。另外,他的《日暮倚修竹》,以
1163.6万港元成交。吴冠中设色纸本《万里长城》则最终以2082万港元成交。
投资:书画仍是重中之重
从拍卖市场来看,中国书画依然是“主战场”,尤其在中国内地,由于书画作品资源丰富、地域分布范围广以及参与的买家群体庞大,其地位无可替代。近现代书画可谓中国艺术市场的大盘股。
拍卖成交额方面,近现代书画上涨势头还在继续,以一流大家为主体的主流市场大放异彩,齐白石、傅抱石、林风眠、徐悲鸿、张大千等大家的名品频频创出高价,近现代书画市场已经进入“名品时代”。经过多年培育的市场逐渐分出层次,高品质是艺术品价格的最核心因素;同时,目前市场与学术潮流的结合更加紧密,高价成交的一定是艺术价值高、文化内涵深厚的作品。可以说,近现代书画在引领当前的高价行情,俨然成为市场风向标。
当代艺术板块在近两年较其他艺术板块而言,发展相对迟缓,而从本次拍卖的成交结果来看,当代艺术在经历前几年的“震荡洗牌”之后,开始理性回暖,整体行情稳步提升,但并未迎来想像中的“触底急速反弹”,“千万军团”仍未回归。同时,之前被大家期待的“板块轮动”并未大规模发生,曾梵志们依然赚不到齐白石、张大千的富余资金。业内人士指出,当代艺术的发展远远没有走上快车道,相反,它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走向成熟,进入高速时代。
收藏家曾于认为,“经过金融危机的重创后,许多当代艺术收藏家越来越理性。和我一样,他们也会按捺住自己的性子,非要等到真正的‘心头好’才出手不可。就我个人看来,过去那种‘春天完成的画作,秋拍就高价落槌的奇迹’很难再出现了。”资深当代艺术经纪人劳伦斯·何普林表示,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正在向一个健康稳定的趋势发展。
从艺术家个人来看,张晓刚走势仍显凌厉,被称为当代艺术“新F4”的刘小东、刘野、刘炜、曾梵志等四人作品相对具有明显的市场号召力,“新F4”组合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当代艺术市场格局的变化,创出高价的作品均是具有明显个人“符号化”的作品。从市场格局看,中国当代艺术的整体发展仍有较大发展空间,热门指数与成交总额稳步攀升。以刘炜为例,2009年成交均价不足百万,今年春季已突破300万,当代热门艺术家今年内作品成交均价均翻了2-3倍,依然具有投资潜力。
香港苏富比2011年秋季拍卖10月1日至6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办,包括现代及当代亚洲艺术、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中国书画、珍贵名表、瑰丽珠宝、珍稀佳酿等3400余件拍品。
在当代亚洲艺术方面,两场“重量级”拍卖——“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蜕变——当代中国艺术的革新与演化”和“常设当代亚洲艺术”,分别在2日晚和3日晚进行。前者包括90件油画、装置、录像等拍品;后者共有180件拍品,其中包括张晓刚早期代表作《血缘:大家庭一号》。
中国书画拍卖于4日分两场举行,包括“域外聚珍——来自大洋两岸的近现代书画收藏”“民国名人书法专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