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破发潮、通胀节节走高、货币政策持续收紧引发流动性危机、城投债风波、可转债狂跌,今年不断涌现的“黑天鹅”一次次将债券基金推向下跌的深渊,截至9月23日,债券型基金今年以来净值下跌已超过5%!在创出债基史上最大跌幅的同时,也终结了债基2005年到2010年连续六年取得超越一年定存正收益的骄人纪录。
债市走向如何?是熊市下半场,还是黎明前的黑暗?基金经理和研究机构们似乎都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连续六年盈利纪录终结
据天相投顾统计显示,截至9月23日,各类债券型基金(包括封闭式和开放式,不包括分级债基)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平均跌幅已达5.04%,为债基历史上最大跌幅。而在今年之前的连续六个年份里,无论股市和债市如何变化,债券型基金始终实现了正收益,而且均跑赢了一年期定存。
2005年到2010年的六年时间里,债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分别为9.21%、19.79%、18.55%、5.23%、5.26%和7.2%。而在有完整业绩的2003年,两只债券基金南方宝元和华夏债券平均取得4.91%的收益率。在过往七年时间里,债券基金仅在2004年出现下跌,但下跌幅度仅为1.51%。今年以来债基下跌幅度已经远远超过了2004年。
单只基金方面,158只债基中共有31只跌幅超过8%,其中更是有13只基金跌幅超10%,可转债和信用债基金毫无疑问成为净值下跌幅度最大的基金品种。某去年四季度成立的深圳可转债基金今年以来单位净值跌幅高达12.88%,在所有债基中跌幅最为多,另一只上海基金公司旗下可转债基金跌幅也达11.94%,某只重配了可转债和城投债的信用债基金跌幅达到11.68%。
显然,可转债的暴跌已经成为债基最大杀手,多数跌幅居前的债基配置可转债的比例均超过30%。一些去年靠打新表现抢眼的债券基金在今年翻了船,打新破发造成了较大损失。
债基“黑天鹅” 今年何其多
纵观今年影响债市收益的黑天鹅,可谓层出不穷。上半年债市大部分时间表现平稳,但股市表现不佳,特别是新股大面积破发给打新一级债基和二级债基造成极大损失。股票投资部分的“小马达”故障成为上半年债基亏损的主要来源。
国信证券日前对年初以来债券基金打新对业绩的影响进行了专门研究发现,2011 年上半年普通债券基金整体亏损为1.07 亿。根据国信证券的测算,2011
年打新导致的亏损为1.47 亿,2010 年打新未解禁新股造成的损失为2.8 亿,二者累计亏损为4.28 亿。由此可见,普通债券基金在新股上损失较大。2011
年上半年强债基金整体亏损为1.3 亿,亏损比例为3.34%。根据测算,2011 年打新导致的亏损为258 万,2010 年打新未解禁新股造成的损失为2983
万,二者累计亏损为3241
万。强债基金参与新股比例较低,亏损主要是由于二级市场主动配置股票以及可转债等资产因素造成的。
从6月底开始,债市“黑天鹅”开始起飞。先是6月底城投债风波引发市场恐慌性下跌,7月份信用风险蔓延至铁道债,并最终引发整个企业债市场的调整,而且,6月底7月初流动性异常紧张,中短期限的利率债、信用债也陷入调整。8月份,本已企稳的债市受到央行扩大准备金缴存范围政策的影响,出现了大幅下跌。市场因担心再次出现流动性紧张,流动性最佳的转债品种遭到恐慌性杀跌,中信标普可转债指数在8月下跌了5.52%,9月份以来再度大跌5.44%,可转债估值体系完全混乱。国债市场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上移,中长端平均上移10个基点。
“可转债的大幅下跌是因为双重"黑天鹅"事件的叠加(中央银行扩大准备金缴存范围以及中石化转债2.0的发行计划),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流动性紧缩的环境下,资金利率高企,提高了任何一种资产持有的机会成本,转债这种溢价较高,转股预期不明确的资产,持有的机会成本显得尤其高。未来,转债市场必然面临着寻找新的估值中枢。”对于8月份以来可转债的暴跌,国富强债基金经理认为更多的是流动性危机。
业内人士表示,当前,除了居高不下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之外,流动性持续偏紧的状况在毫无放松的货币政策压制下,不会有明显的好转。而债券供给在社会融资难的背景下也不会有所收敛,加之近期转债狂跌事件以及分级债基跌停现象,使得投资者对当前的债券市场纷纷规避,风险在短期内难以完全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