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担忧理财产品热
2011-09-05   作者:田俊荣  来源:人民日报
 
【字号

    银行理财产品火了。我们当以平静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去看待这种火爆,促其成长,纠其不足,努力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健康较快发展

  舅舅是位退休干部,最近从股市抽出10万元,又取出5万元存款,买了一款3个月期的银行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4.25%。他说:“现在股市赚不着钱,楼市不让投资,物价又涨得厉害,4.25%的收益率总比搁在银行多些,风险还不大。”
  与舅舅有同样想法的投资者不在少数。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共发行8902款理财产品,累计募集资金8.5万亿元。这一金额不仅远高于同期基金、券商和阳光私募2151亿元的发行量,甚至还高于同期4.17万亿元的新增贷款。
  8.5万亿元理财产品的横空出世,让不少人在惊愕之余,也充满了担忧和疑虑。一时间,“狂发疯买”、“乱象丛生”等字眼频频见诸报端。如何看待银行理财产品的火爆?理财产品会不会绕过货币政策的调控,造成资金体外循环?
  理财产品分为表内理财和表外理财两大类,其中表外理财是银行不动用自己的资本,受客户委托进行直接投资的行为,比如购买企业债券、发放委托贷款等。这些理财行为不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反映。有人说,理财产品特别是表外理财起到了类似贷款的作用,会绕过货币政策调控,使信贷调控的效果打折扣。事实上,表外理财产品虽然没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核算,但央行今年以来加强了对社会融资总量的统计,理财产品用于实体经济的资金已包含在社会融资总量中,可以说理财产品仍在货币政策调控和监测的范围内,并且,不应将信贷调控奉为圭臬,未来应更多地通过市场化手段、价格型工具来进行调控。
  还有人惊呼:8.5万亿元的理财产品特别是表外理财会带来金融脱媒,资金的供给将绕开商业银行这个媒介体系,直接输送到需求方手里,造成资金体外循环。事实上,金融脱媒是金融发展的正常现象和必然趋势。美国曾用Q条例对存款利率进行管制,相当长时间规定上限不得超过2.5%。上世纪60年代,美国通胀率高达20%,存款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于是集中资金投资金融市场的货币市场基金应运而生,最高时曾占据基金市场73%的份额。今天,我国的理财产品也是在负利率背景下深受投资者欢迎的金融创新。由此可见,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将降低,社会融资方式将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间接融资并重转换。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时下理财产品还远未到引发金融脱媒的程度。8.5万亿元只是发行额,金融业务一般用余额来衡量存量规模,到6月末,理财产品余额为3.57万亿元,仅相当于同期存款余额的4.5%。
  应当说,理财业务作为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其发展有利于拓宽居民投资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有利于商业银行转变过度依赖存贷款利差的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理财业务的大部分资金投入债券、股票等资本市场,也有利于促进直接融资发展。当然,理财业务在快速发展中也有瑕疵,除了信息披露不充分、产品宣传不客观等“老毛病”外,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些商业银行出于存贷比考核等需要,往往在月末、季末大量发行超短期、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吸收存款。这么做不仅会导致资金在不同银行间剧烈流动,对一些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形成严峻挑战,还由于高收益率常常是银行用其他收入贴补的结果,因此会助长不规范经营和恶性竞争,亟待进一步规范操作。
  银行理财产品火了。我们当以平静的心态、包容的胸怀去看待这种火爆,促其成长,纠其不足,努力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健康较快发展。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理财产品收益近期平稳 长期产品更诱人 2011-09-05
· 证监会放宽基金专户理财准入 2011-09-05
· 普洱茶投资理财产品 2011-09-02
· 《给女孩的第一本理财书》 2011-09-02
· 理财就是“增值服务” 2011-09-02
频道精选:
·[财智]肯德基曝炸鸡油4天一换 陷食品安全N重门·[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