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伤不起的N重门
2011-08-03   作者:  来源:人民网
 
【字号

    两个多月前,故宫掀开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还没有完全合上,现在又出事了。7月31日,故宫博物院证实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发生文物损坏事件,现初步判断为科研人员操作失误所致。故宫又一次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国宝被损岂能“自查自纠”

  一起7月4日发生的文物损坏事故,故宫直到7月31日才出面证实,而且还发生在网友爆料之后。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如果没有网友爆料,这一起文物损坏事故是不是会被瞒天过海?
  如果不是受到网络舆论压力的倒逼,想必一个国宝的损坏仍只是极少数人知悉的“秘密”而已。学者王刚桥在新京报撰文指出,国宝损毁事件一经发生,故宫博物院就应依法向行政主管部门和公安司法部门报告或报案。故宫博物院自行开展调查,并不是报案的前置条件,更不能等待自我调查完成后才予报告或报案。因为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的认定,并不是故宫博物院的职能。鉴于让故宫“自查自纠”已经不可期待,故宫主管部门到了“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时刻了。
  事发近一个月,公众只看到一篇语焉不详的报道,国家主管部门竟还未收到正式调查报告,如此效率只能用拖沓形容。成都商报评论员李迎春强调,公众对国宝受损有充分知情权。故宫关起门来“自查自纠”形成的报告,能否客观反映事件真相,自我认定的责任和处理意见能否成立,外界存有疑虑。公众希望知晓事件详情,有关部门也有必要介入重新调查。故宫不透明的运作屡受诟病,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制度尤为紧迫。其核心应包括两点:一是财务账目完全公开,二是管理运作(除安防措施外)完全公开。

  损坏价值连城的文物该当何责

  受损的哥窑瓷器有多名贵呢?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据称仅有几十只宋代哥窑文物存世。故宫这么一压,就是数以百万计的损失。
  公众很难对专业文物保护提出意见建议,但“专业”不是规避公众质询的黄马褂。相反,故宫这座禁苑早该让阳光照入——行政问责的阳光、司法的阳光,以及公众监督的阳光。东方早报评论员沈彬认为,就本次事件来看,如果工作人员仅是“操作失误”,造成文物受损,那只是工作失职的责任;如果工作人员严重违反操作规程,野蛮操作,造成文物受损,就可构成刑法意义的“过失”,应该追究其刑事责任。可见,文物受损事件不仅是文物系统内部追究行政责任的问题,警方也应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查,通过司法渠道追究相关责任人是否构成刑事犯罪。
  单纯处理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是不行的,故宫乃至整个中国的文物工作思想都应当反思一下。燕赵都市报刊发姜伯静评论分析说,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受损,完全是没有把“保护”放在第一位而造成的恶果,这不是某一个人的原因。故宫文物失窃案之后,我看到的是故宫收入如何巨大,文物保护以经济利益为先是很危险的。假如今天处理了对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无损分析的操作者,但指导思想还是原来的指导思想的话,说不定未来受损的文物会更多。

  故宫伤不起的N重门

  “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瓷器门”……故宫的境况可谓一地鸡毛,问题不断。难道这些都是偶然事件吗?
  西安晚报刊发陈方评论说,从四年前的“星巴克门”,到今年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损坏门”,被掀开的一扇又一扇“门”留给故宫管理部门的,除了尴尬还是尴尬。遗憾的是,故宫方面似乎并未就此付出切实努力。比如,“失窃门”之后相关责任人并没有受到处理。故宫虽然被掀开了一扇又一扇的门,但真正应该向公众打开的那扇监督的“门”还在紧紧关闭。但对故宫而言,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没有接受监督的勇气,但事实上也没有逃脱的幸运。
  哀之而不鉴之,必然会重蹈覆辙,更何况故宫根本就没有“哀之”。知名时事评论员王石川也表示,一门接一门,门门不断,不知道故宫何时真正开启内部整顿之门?依稀记得,在前三“门”中,故宫管理者似乎并未受到问责,如果这一次继续逃脱问责,也许管理者就很难长记性,内部管理依然乱乱乱!试问,无数价值连城的国宝,交给这样的管理者,公众能放心吗?
  法制日报刊发廖保平评论《故宫有文化更要懂管理》则指出,故宫在此前的多重“门”中已然是教训深刻了,换做“庙小”的公共管理部门,遇上这么多重“门”,“不死也掉层皮”。但是,故宫树大根深,如此多的教训仍难促其改变,表面上看是傲慢,其实是不能适应公民社会对公共管理部门“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需求,这种现状应尽快改变。

  碎的不只是一个宋代盘子

  今天的故宫不再是谁的私家花园,故宫的盘子其实也就是大家的盘子。盘子碎了,要是不能给公众及时交代,那可就真是对着公众在撒气使脸色了。故宫碎的不只是一个宋代的盘子,或也是现代社会应有的开放与文明。
  知名时事评论员单士兵在华西都市报上撰文说,故宫曾经是皇权的象征,在今天,则是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与文明的聚集地,是一个公共文化场域。故宫不应该被层层包裹在权力屏障下,否则的话,故宫就依旧不能真正属于公众。今天的故宫管理者的身份,不应该是依附于相关人事制度体系下的权力身份,而应真正转变为公共文化管理者,以公共身份来践行文化开放的使命。没有开放,文化就只能是一潭死水。故宫大门失去了文化钥匙,只依赖于权力之手推动,那么,这片领地成为私人会所,发生丢失藏品与摔碎文物的事,也就不奇怪了。
  别让低级失误再撩拨公众的焦虑,重庆商报刊发了李劭强的评论,“真不明白,像故宫这样原本应该无可挑剔的单位,为何总会给人留下诟病的话柄。当公共部门和机构呈现低级失误时,公众感到的不仅是可笑,还有焦虑。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公众丧失了最后的耐心,开始以情绪化的态度面对低级失误的冲击。”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故宫证实国家一级文物宋代瓷器因人为失误损坏 2011-07-31
· 故宫失窃案曝艺术品保险盲区 2011-05-20
· 故宫,踩了一连串的雷 2011-05-17
· 从故宫失窃看美国艺术品保险绝招 2011-05-16
· 故宫文物将亮相卢浮宫 2011-03-31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