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件革命文物亮相京城
藏家呼吁“红色记忆”亟待抢救性保护
2011-07-22   作者:记者 刘江/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日前,包括恽代英黄埔时期写的军事教材在内的500多件革命文物在北京忠良书院展出。这些文物的收藏者王金昌说,在文物收藏十分火暴的当下,一些“红色记忆”却面临着被忽视甚至永久性破坏的危机,亟待抢救性保护。
  本次展览共展出500多件革命文物,跨越从建党前后到解放战争的历史时期,重点是马克思主义早期在中国的传播和建党前后到七·七事变之前的文物。包括中国共产党早期报刊、原版书籍、历史照片、文件资料,还有许多当年使用过的徽章、邮件、粮票、钱币等珍贵实物。许多藏品是首次向公众展示,其中不乏珍品、孤品:如苏区石印版的《中共六大党章》,专家认为可能是于今仅见的一份单行本;中华苏维埃时期铁制的锈迹斑斑的中国共产党党徽,由于其材质不易损坏,当年被红军战士携带在身上,便于在战时恶劣环境中随时进行入党宣誓;一纸发黄的中华苏维埃开具的村民结婚证和废婚证,反映苏区婚姻自由;一封红军家信:“……只有取得第五次反围剿胜利才能保障分田胜利”。
  文物的提供者是中粮集团总裁助理、红色文物收藏家王金昌,他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收藏革命文物,20多年间收藏了1000余件,此次展出的是他收藏的一部分。军事科学院专家评价这些收藏是“珍贵的红色历史文献和史料,具有较高的保存和研究价值。是对现有红色史料的有益补充,是对革命文献资料收集的贡献”。
  王金昌说,他的很多收藏来源于被清理的成堆废纸里,主要包括三种情形: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很多博物馆、图书馆大规模建设翻新,大量书稿和文件材料被清理废弃;近年来,扫描技术和数字化的普及,使得很多图书馆的管理者忽视文字版本的保存,导致一些珍贵资料被当成废纸流入社会;一些政府机关不注意保存重要文献记录,使得一些领导人和历史名人的文字材料也被不经意地当成废品处理。
  王金昌说,文字材料的实物不可复制,其所记载的内容不容篡改,那些纸张经年累月逐渐变黄的颜色,乃至被虫蛀的痕迹,都在向人们诉说时间的变迁和历史的真相,具有极其宝贵的历史价值。
  与一些机构所表现的对红色文物的忽视不同,王金昌在收藏过程中常常被革命老区人们对历史的珍视态度所打动。当他辗转江西、湖南、湖北等地收集文物时,得到很多老乡的无私捐献。他们常常无偿地把自己保存多年的文物贡献出来,目的就是让不以牟利为目的的收藏家能够有朝一日让这些文物重见天日,让更多的人了解文物背后的革命史。
  王金昌说,在当下的考古和收藏界,人们常常为某个皇帝的御批面世而欢欣雀跃,但是很少有人想到,那些刻有时代印记的革命文物,对后代和当下的人们更具现实意义,它们能够带领人们回到几十年前,回到中国共产党的起点,理解共产党的伟大,思索中国的未来。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花800元买假文物被鉴定为真 2011-07-14
· 单项科研经费支出竟比文物还难稽考? 2011-07-14
· 日本拍卖行赴沪或促中国文物回流 2011-07-12
· 文物赝品官司多以败诉告终 2011-06-21
· 中拍协发布《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企业自律公约》 2011-06-11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