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V照片的收藏
2011-07-15   作者:中国特稿社供本报特稿 仝冰雪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由法国BERTALL照相馆拍摄的“参加1867年世界博览会的中国茶姑念亚彩(右),周雅妮(音)。包括该照片在内的12张CDV照片,在2009年拍出了1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私人收藏(影易时代供图)记者 张建/摄

    2009年华辰影像秋拍,12张有关中国参加1867年巴黎世博会的CDV蛋白照片,以16万元人民币的价位成交,让中国CDV照片的收藏走入了人们的视野。实际上,CDV照片作为19世纪中期最重要的摄影传播形态,在海外已有了很长的收藏历史,也是普遍和完善的摄影收藏类别,在摄影收藏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DV的兴衰

  CDV源自法语“Carte de Visite”,中文直译为“来访者卡片”。达官显贵将个人肖像印制在名片上互赠,成为19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交场上的时尚。但从面世的CDV照片中,除肖像照外,还有夫妻合影、团体合影、风景,甚至反映新闻事件的新闻照片。看来,随着摄影功用的扩展,CDV照片的内容已经超越了“名片”的范畴,我们现在所讨论的CDV照片,是特指流行于19世纪中叶,大小约为2.5×4英寸的名片格式的蛋白照片。
  19世纪60年代中期,CDV的流行在西方达到高峰。法国上流社会的很多人开始收集CDV,以拥有一本亲戚朋友的CDV相册为时髦。而在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酷爱CDV,收藏有家人,朋友和很多社会名流的CDV照片。1859年,CDV的拍摄方法传到纽约。当时,正值美国内战,士兵和家人在生死离别的前夕互赠CDV,极大促进了CDV在美国的发展。随着人们对CDV收藏热的兴起,照相馆开始拍摄名人的CDV出售。在英国,一家小照相馆得到了独家拍摄皇室CDV的授权,每年售出的维多利亚女王和皇室的CDV照片超过了十万张。
  CDV照片流行的前提,首先是照片制作成本的降低。在当时的英国,一张CDV五先令,而大规模的复制品,一打才卖25先令,便宜的价格使CDV成为19世纪行销最广的新消费商品之一。
  从1866年开始,更大更清晰的六英寸照片(Cabinet Photo)的出现开始动摇了CDV的地位。在19世纪末,照片明信片(Postcard)的出现,还有立体照片(Stereoscopic Card)的流行,使CDV的制作基本绝迹了。

  中国CDV

  1842年,摄影术从鸦片战争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进入中国,1844年8月,清朝的大臣耆英与外国人谈判时,向外国人赠送了由摄影史上著名摄影师朱利·埃及尔(Jules Itier)拍摄的CDV照片,这应该是有关中国CDV的最早的记录。随后CDV照片成为了中国照相馆中第一批正式作品,并可以大规模印制。早期在中国的摄影师中,像法国人李阁郎和广东人罗元佑都是专门从事CDV照片的拍摄和制作。
  1866年,晚清首次派官员出国考察,领队斌椿在《乘槎笔记》中说,“日前在巴黎照相后,市侩留底本出售,人争购之,闻一像值银钱十五枚”。拍卖出16万元人民币的中国参加1867年巴黎世博会的CDV蛋白照片,就是由法国Bertall & Cie照相馆拍摄的。Bertall是法国文豪巴尔扎克给为他的书籍制作插图的著名画家起的艺名,后来成为了画家开设的照相馆的馆名。
  和西方相比,当时整个中国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较低,留存下来的中国CDV数量较少。因此在国际收藏市场上,有关中国内容的CDV的价格远远高于西方内容的CDV。一般来说,每张普通中国人的CDV的价格在100美元左右,是西方普通人CDV的10倍左右。CDV的价格除了受到拍摄年代和照片的品相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因素:
  1、中国照相馆拍摄的CDV普遍比海外摄影师拍摄中国人的CDV价格高。一来中国拍摄的CDV印制数量少,而保存下来的就更少了。还有中国照相馆拍摄的CDV照片中的服装更具有中国特色,中式道具也更让藏家感兴趣。
  2、名花、名伶或其他社会名流的CDV价格要高于普通人。
  3、化妆照价格高于普通装束。
  4、女人的CDV价格普遍高于男人。
  5、有题款或被拍摄人签名或注明拍摄年代的CDV价格更高。
  中国摄影收藏市场的启动,整体提升了整个国际市场上中国CDV的价位,比如,19世纪中国巨人詹五九、侏儒车玛(Che Mah)的CDV照片在拍卖市场的成交价格已达3-5千元人民币,而出自名家名照相馆的名人照的价格更高,如法国Bertall&Cie照相馆拍摄的“1867年中国世博会的茶姑”,每张照片的市场估价已达2万元人民币,目前市场正处于重构中国CDV价格体系的阶段。

  CDV的中国特色

  从当下现身收藏市场的照片,可以看到中国传统造文化特色的CDV。
  1、全身照。因为中国人对半身照片的忌讳,照相馆所拍摄的CDV照片基本是全身照。传统的迷信观念使中国的CDV照片缺失了更加真切的近照和特写镜头,不过,这倒成了鉴别真假CDV的一个重要依据。
  2、竞相为名伶名花留影,出售美女佳人图片,迎合市侩娱乐需要。西方CDV从业者依靠拍摄皇室及社会名人赚取巨额利润,而中国早期的照相馆大都远离京师,并且当时的清室还把照相视为“邪术”,照相馆根本没有机会拍摄“皇室”,所幸这些照相馆大都位于东南沿海一带繁华城市的商业中心,因此可以依靠销售名伶名花来挣钱,这在上海外国租界地段最为明显,留下的记录也最多。光绪二年(1876年)李默庵作“申江杂咏”百首,其中就有一首咏当时《照相楼》的照片经销情形:“显微摄影唤真真,较胜丹青妙入神,客为探春争购取,要凭图画访佳人。”1884年出版的《申江名胜图说》也提到了“凡柳巷娇娃,梨园妙选,无不倩其印成小幅,贻赠所欢”。有的照相馆甚至专门摄制和推销妓女的照片谋利,如同治年间在广州开设的缤纶照相店,就是专拍妓女照片而发达的。
  3、手工上色。中国早期的摄影者大都出身画师,很多人利用自己的才能,手工为原本黑白的CDV照片上色,使人物更加生动、逼真,这种手工上色的照片在西方的CDV中很罕见,在没有彩色摄影的年代里,这也是传统中国绘画艺术和摄影艺术的一个完美结合。
  4、化妆照。受中国传统戏曲文化的影响,人们为了追求新奇,穿了唱戏的服装来拍摄CDV,有的还拿着唱戏的道具,还有穿僧装、道装的拍摄。由于CDV是为赠送亲朋或社交所拍摄,一般的化装照还是比较严肃和正式的。

  CDV的收藏

  与西方摄影发端于艺术家不同的是,创造中国早期摄影史的主要是照相馆的商业摄影师,中国最早的摄影作品基本出自这些建国后大都消失了的照相馆。
  CDV作为中国照相馆中的第一批正式作品,不仅为研究中国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视觉资料,还为中国摄影史的研究提供了充分依据。比如,CDV的纸托背面一般用中英文印着照相馆(楼)的名号和地址,摄影界公认的上海最早的照相馆——公泰照相楼(KUNG TAI Photographer)的位置,就曾发生歧义,有人说在上海的三马路(汉口路),有人说在四马路(福州路),但公泰照相楼拍摄的CDV的背面清楚地标明照相馆位于河南路(今河南中路)84号,为中国历史的研究提供了准确证据。
  目前,流通于市场的中国CDV,品种并不多,价格也远远低于其应有的价值,是摄影收藏中的价值洼地。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犀角雕身价风生水起 收藏防赝品 2011-07-14
· 价格落差大 如何看懂紫砂壶收藏 2011-07-13
· 钻石收藏——有热情的投资 2011-07-12
· 专家提醒收藏宣传画要看艺术价值 2011-07-11
· 旧版连环画成收藏新宠 2011-07-11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观点擂台:奢侈品,降税的纠结·[思想]破解"两难"选择成为宏观政策着眼点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