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大量居民财富以银行存款形式保存,导致这部分货币几乎是静止在银行的负债表上,严重影响了国内货币的周转效率。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增长对货币的需求,央行需要不断扩充货币供应量。目前我国货币存量M2已经是GDP的1.8倍,而其中的0.5倍被居民的储蓄占用,而且几乎是不动的。在“十二五”规划当中,我国提出了改善融资结构、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发展目标,就是要提高货币的周转效率,就是要减少居民财富保存对货币的占用。 我国的直接融资市场经历近20年发展历程,但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的占比仍然很低。根据人民银行公布数据,2010年实体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规模占比仅为8.4%和4.1%。造成上述局面因素较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中间产品发展不快,缺少合适的中间产品把银行居民储蓄资金与直接融资工具有效的连接起来。以债券市场为例,截至2011年5月底国内信用债市场存量已达到3.87万亿,但有50%被商业银行表内持有。商业银行持有信用债和发放贷款一样,会导致货币创造,如果绝大部分信用债被银行持有,即使债券市场发展得再快,也很难达到有效改善国内融资结构的效果。 目前,国内已经有了一些的中间产品,如基金。但这些产品似乎不太受老百姓欢迎。国内基金市场已经10年有余,规模仅2.56万亿,其中货币市场基金和债券规模加起来也不过2700亿,对债券市场支撑作用极其微弱。而银行理财产品虽仅有短短5年的发展历史,存续规模却远超基金,其债券投资规模也比基金大得多。银行理财产品能都在短期间内发展如此之快,说明银行理财产品可能正式符合居民需求的中间产品。如果回顾我国金融历史,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过去我国金融机构较为单一,居民长期依赖银行存款来保存财富,这种长期依赖形成了对银行的高度信任。而银行经过对居民的多年服务,也自然非常了解居民的需求,能够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理财产品也是在情理之中。 要改善国内融资结构,在加快直接融资市场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中间产品的创新。如果中间产品缺乏或者中间产品不能被居民接受,那么直接融资市场也很难发展起来。就像债券市场,即使发行规模做大了,也最终会被银行持有而增加货币供给,这样的融资结构改善也就成了徒有其表。银行理财产品正是这种中间产品的创新,是由银行的根据客户需求设计的,能够把居民资金和直接融资工具对接起来金融创新。 眼下国内通胀压力较大,银行理财产品加快了货币周转,但这是所有间接融资工具所具有的共性。我们不能因为短期的通胀问题而放弃国内融资结构调整的长期目标。 当然,任何金融创新,从开始到成熟的过程中总要经过波折,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国基金、保险在发展的初期也都出现过问题,银行理财也不会例外。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法律建设和制度建设,提高银行理财产品运作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使银行理财业务能够健康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