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市场一致预期7月将加息一次,但周三央行宣布加息的消息还是令市场颇感意外。面对一系列即将公布的6月份及二季度经济数据,市场在反复震荡中仍未明确方向。
政策未见转向迹象
周三(7月6日)晚间,央行公告自7日起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25个基点。虽然市场将加息靴子落地解读为利好,但周四市场在早盘短暂冲高后上行乏力,上证综指最终失守2800点,报收于2794.27点。
事实上,依旧坚挺的房价、不断高涨的肉价,以及频繁出现的灾害性天气令通胀压力依然维持高位,在这种形势下,政策紧缩的基调不会改变。尽管加息可以理解为利空出尽是利好,但央行一反常态周中加息且次日上调,反映出抑制通胀的紧迫,且加息将加大资金使用成本,对企业经营不利。市场目前最为关注的是即将于7月15日公布的包括6月CPI在内的多个重磅数据,以及按照惯例或于同期举行的对下半年宏观调控政策定调的“北戴河会议”,这成为继加息靴子落地后市场的“另一只靴子”。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6月PMI指数继续下降,经济放缓态势更加明显。但通胀治理目前正处于关键期,短期通胀压力仍然较大。预计6月CPI同比涨6.2%,6月PPI同比涨7.1%。因此短期内货币政策仍会维持从紧基调。
国都证券等多家机构也认为年内仍看不到政策松动的可能。太平洋证券表示,预计下半年央行将继续维持“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主基调,但货币政策在具体操作上将体现出“结构性放松”和“紧中有松”的政策节奏。下半年通货膨胀总的情况更倾向于“前高后低,年底翘尾”。在这样的基础上,判断下半年市场更可能出现“先下行、后反弹,四季度末再回落”的局面。
市场面临上下两难
有人如是总结上半年A股市场:市场一致预期往往错判趋势,集中投资个股遭遇各种“地雷”,强调估值优势,却受困流动性不足……如果市场依旧维持这个逻辑,那么被寄予厚望的下半年市场似乎并不乐观。
国都证券把目前的市场环境称为“转型期的阵痛”,认为不论是A股市场所面临的融资压力,还是理财产品等其他金融产品对资金的分流,都表明A股面临实体经济发起的资金争夺战。综合考虑银行及非银行板块的盈利与估值现状,预计A股估值水平提升空间不会超过17%。如果考虑到经济放缓可能导致A股盈利低于预期,以及资产质量下降使得投资者对银行股缺乏信心,更应对市场表现持谨慎态度。
东莞证券则认为纠结之处在于下半年政策的摇摆将为股市带来中级行情的机会,蓝筹股的超低估值更是牛市行情一个前提条件,但股市的制度纠偏不是一蹴而就的,市场短期仍面临供需失衡、结构性价值回归等压力。大盘中长期看已经进入底部区域,三季度指数下跌空间不大但仍会持续调整,四季度有望迎来回升。但经济转型期政策调控处于两难境地,股市走势更多的表现为上下两难。
渤海证券也认为A股的底部区域已经慢慢临近,但趋势行情短期仍然难以出现,下半年大部分时间A股仍将表现为震荡波动的形式,而A股震荡向上的趋势拐点可能会在年底前逐渐显现。
分析人士指出,当下也许是市场最为困难的时期,不排除“否极泰来”的可能。数据显示,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率已经上升到21.5%的历史峰值;5月M2增速回落到15.1%,与2005年和2008年两轮熊市中货币增速低值接近。从中期看,我国经济增长维持8%以上、通胀运行在4%左右的格局要求货币增速的极限低值或为12%,新增货币供应量投放下降的空间已经不大。
东北证券也认为,无论是准备金率、市场利率还是外汇占款的对冲率、银行资金在信贷领域的配置比例,均表明当前资金面趋于最紧时。外汇占款对冲率在6、7月将逼近80%的历史高点,准备金率有望迎来观察期;期限结构上,长短端收益率因极度背离而有均值回归需要。考虑到通胀6月后或有回落,当下货币紧缩接近尾声。
缺乏系统性机会
由于偏紧的政策环境不会改变,且企业盈利难有超预期表现,预计下半年市场整体运行格局仍将表现为宽幅震荡,缺乏系统性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选股更要谨慎。
国联证券推荐的投资模式是:选择波段运作,追逐主题,以放弃一部分收益的方式保护资金安全。
国信证券则认为可以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投资机会:一是寻找转嫁成本的行业。主要体现在成本上升,而毛利不受影响的行业,从一季报看机械设备、食品饮料、零售和纺织服装行业毛利上升。二是受到供给冲击但是需求不受影响的行业如电力、煤炭、建材和部分化工等。三是低估值+需求不受影响的行业如受益于保障性住房估值偏低的行业,如家电,医药中的受降价影响不大的公司等。
太平洋证券建议投资者下半年围绕“抗通胀”和“容忍经济低增长”两条投资主线展开布局:从“抗通胀”的角度来看,资源品及大消费类概念成为投资的首选,建议关注以白酒、农业、煤炭为代表的抗通胀板块;从提高对经济增速下滑的容忍程度的角度来看,下半年可以寻找在经济增速下滑背景下行业基本面不受经济滑坡的影响以及需求仍旧保持旺盛的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