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季末、年中、年末等时间节点,总是陈阳(化名)最发愁的时候。身为一家股份制银行的营销经理,他需保证日均存款余额2千万元的任务,一旦出现存款不足,四方活动揽储就成为他的全部生活。自6月20日央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21.5%的历史高位,金融机构普遍面临着资金头寸吃紧的局面。与此同时,辽宁银监部门严令禁止变相涨息揽储的“红线”,也成为各金融机构不敢公然逾越的坎,揽储现象不时暗涌。
1万元存一年“奖励”70元
7月4日,王女士到沈北新区某银行存款,被告之定期存款一年除利息外再奖励70元。这份“意外”的惊喜反而让她没了主意,给记者打来电话咨询“该不会是非法集资吧?
”
事实上,一年及以上的定期存款储户是不少银行最满意的客户,通过许以一定的额外利息让客户存为定期,也成为部分柜台职员的一项基本功。不同时期,“奖励”的幅度也有变化,普遍在6‰至8‰间,个别时期最高可达1%。
陈阳说:“一万元存一年给7‰,其实银行是捡便宜了,在季末、年中或年末,要达到上级行所下达的存贷比、存款额等硬性指标时,只能高价揽储过账,这些钱在账面上一般只呆两三天,除正常活期利息外,还额外支付1%至1.5%的费用。
”
辽宁省银监局相关人士表示,今年5月中旬曾下发通知严令禁止各金融机构变相高息揽储,先是银行自行排查,而后由银监部门进行抽查。“从抽查的情况来看,变相涨息揽储的问题得到缓解,没有南方省市曝出的那样严重”。
这一说法得到某商业银行刘女士的证实,她表示今年一季度她所在支行每位员工最低还有50万元定期存款任务,而到6月底银行没有人提这事了,自己的压力也得到了缓解。“但听说客户经理的任务还是蛮重的,一些客户经理为拉来钱甚至不惜自掏腰包”。
个别理财产品年收益达7%
尽管银监部门对变相涨息揽储明令禁止,但业内人士表示,事实上,各银行为拉存款而设计的理财产品基本到了买存款的地步,部分短期理财产品甚至以7%以上的年化收益率来吸引储户眼球。
一家股份制银行对私业务客户经理张先生表示,存款是银行一切业务的基础,经常遇到我们向部分大客户推荐一款理财产品6%的年化收益率时,大客户却反馈过来信息,别的银行已经有7%年化收益的理财产品了,甚至是大银行。
张先生说:“大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21.5%,存贷比有严格的日均监管,银行放贷因此捉襟见肘,部分存贷比高的银行真没有多少流动资金了,因此出现大银行也和小银行争存款的情况。
”
陈阳表示,目前用理财产品吸收存款成为主要渠道,银行只有在月末发现存款离监控线还有一定差距时才会使用应急手段,花钱买存款,而且一般针对1000万元以上的大额储户。
谨防高收益“馅饼”成“画饼”
目前鉴于银行存款实际利率为负,各银行纷纷推出的高达6%、7%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让部分储户也开始蠢蠢欲动。
记者注意到,各银行推出新理财产品的速度不断加快,而且收益率也普遍呈上扬态势,近期发行的几款短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多超过5%,而去年则以2%至3%为主。与此同时,客户购买理财产品的门槛也在提高,去年认购起点多为5万元,而今5万元起的短期理财产品已是稀缺品,10万、20万,甚至50万元起点的理财产品则越来越多。
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追求更高收益以对抗通胀的时候,应更加注重理财产品的风险性和流动性,切勿只关注收益,而忘掉了风险。
事实上,银行理财产品所标示的年化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收益率。年化收益率仅是把当前收益率换算成年收益率来计算的,是一种理论收益率,并不是真正的已取得的收益率。
而对于银行许以额外奖励的定期存款,建议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资金使用情况而做安排,并提防定期存款被对方用保险产品、理财产品等故意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