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诞生20年来主要是为融资者服务——为国企解困,为银行化解金融风险。现在到了回归“投资-融资”功能本位的时候了。
2011年前5个月,A股实现首发、增发和配股合计融资额高达3625.4亿元,至今已发布再融资预案的上市公司还有167家,合计计划募资总额达4195亿元。按这一速度,2011年A股融资再过万亿几成定局。去年A股融资总额就已超过万亿,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融资额股票市场。持续大规模扩容让中国股票总市值跃居全球第二。
中国股市诞生短短20年间就取得如此成绩,证明中国股市的融资功能得到了有效发挥。
就中国经济发展与转型而言,一个融资功能强劲的股市意义重大:首先是扩大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降低金融风险;其次是为企业提供强有力资本支持,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第三是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且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的高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完善的资本融通、资本增值和资本退出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
社会公众并不买账。究其原因,融资不是股市全部,股市还被赋予让投资人从中获得投资回报的功能。投资者之所以投资股市、持有股票,目的就在于获得长期性收益。
收益性本是股票最基本的特征。资本市场本就该是一个互利的市场,企业通过这个市场筹得发展所需资金,而投资者通过这个市场获得应得的投资收益。
但中国股市,无论是整个市场,还是个股,与“融资功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相对应,其“投资功能”长期被忽视。这反映出监管层和上市公司“重融资、轻回报”思维模式根深蒂固。
投资者从股市获得收益无非通过两种渠道,一是最根本的、来自上市公司的股息红利,另一则是从股票流通中赚取股票利得。
在股息红利方面,不少上市公司表现出整体回报意识淡薄,缺乏感恩心态,以致A股业绩分红长期无法落到实处。
据公开报道,A股至少有100余家公司10多年来没有以任何形式对投资者进行分红回馈。老牌上市公司三普药业近15年来都没给投资者分红,盈亏无阻。西北化工、大元股份、同力水泥等公司,自挂牌上市以来就没有分红记录。方兴科技近期备受指责,因为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3626.71万元,同比增长80.49%,但就是不分红。
就在公司高管为不分红找借口同时,却又大幅加薪。方兴科技2010年高管薪酬增长了99.51%。面对质疑,公司辩称,高管工资上涨和分红并无直接关系。
这些现象显失公平且普遍。近几年监管层虽出台了一些敦促分红政策,非但效果不彰,且让“铁公鸡”们玩起了不派现、“高送转”的数字游戏。
派现需拿出真金白银,这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不愿意做的。每年多家上市公司推出“高送转”分配方案,上市公司只需要进行账务调整即可。这种分配方式,对于投资者并无实际收益。
获取股票增值收益是股票投资者获取收益的另一个渠道。但同样可望不可及。10年前,2001年的5月31日,沪指报收于2214.26点;10年后,2011年的5月31日,沪指则报收2743.47点——10年间累积涨幅仅为24%。尽管股指涨幅不能说明全部问题,但至少能看出,沪市广大投资者想获得与中国经济10%的增速同步增长的投资收益几无可能。
个股方面,以“亚洲最赚钱公司”中国石油为例,投资者以高达48元/股的价格买入,之后一年间其股价便跌落至10元/股水平。以其每年两次、每次向投资者派现1毛多钱来计算,最初投资中国石油者,其每股30多元的亏损,需要20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
在当前A股市场快速扩容、新股高价发行的市况下,多数股市投资者资产大幅缩水。这样一个让多数投资者得不到投资回报的“重融资、轻投资”的股票市场,正在被投资者“用脚投票”。一个长期低迷的股市,无论对于监管层实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目标、还是对于上市公司筹集资金,这都无益处可言。
A股市场诞生以来,前20年主要为融资者服务,为国企解困、为银行化解金融风险。如今,已发展为世界第二大市值规模的A股市场,应回归“投资-融资”的功能本位了。
改变“重融资、轻回报”现状,需要监管部门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与实际行动为股市投资功能“补课”,让投资者真正分享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保证资本市场运行稳定,这是A股市场眼前急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