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楼市遭受政策打压,股市低迷不振,现在CPI又居高不下,投资者要想跑赢物价还真不容易。眼下,央行银根紧缩,各大商业银行的揽储任务也逐步加大,一些风格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大受投资者欢迎。
昨日刚刚公布的5月CPI同比增速为5.5%,而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息为3.25%,市民王女士说,这种利差倒挂的现象,令她担忧个人资产存在银行将面临缩水,如果是长期产品,又担心跟不上加息的脚步。 实际收益率5.5%、6.0%、6.3%……各家银行不断抛出诱人的收益率“馅饼”,吸引投资者的关注。业内人士提醒市民,不要以为年化收益率就是实际收益,就拿一款10天的年化收益率为2.5%的理财产品来说,购买十万元的话,10天的利息只有68.49元,并不是2500元。 实际上,在银行热衷推出各式短期理财产品的背后,是他们急于吸引资金的热切渴望。因为各商业银行在存款准备金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存贷比受到严重影响,存款缺口等着填补。而银监会又禁止商业银行高息来吸引储户,因此各银行只能另辟蹊径,通过理财产品吸收储蓄。 专家表示,这些理财产品往往需要提前募集,所以投资者存入资金与资金开始计算利息中间,还有几天的时差,而产品到期后,又不一定会马上将存款转走,因此银行可利用时间差来增加存款余额,进而放贷赚取利差。经济生活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