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四张信用卡,现在只开通了一张,当时办的时候要么就是为了礼品,要么就是朋友缠着要办的。”北京的郭小姐是一位国企的职员,她告诉记者,她的同事当中,她的信用卡还算是少的,“很多人看到不错的礼品就去开办,然后就放在那儿。但是我还是有点担心,办了这么多不开通,以后会不会有问题,否则银行不是赔了吗?”
郭小姐不是个例。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信用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10)》称,截至2010年底,我国国内信用卡发卡量达2.3亿张,其中活卡仅为1.31亿张,活卡率为62.31%,近亿张卡未激活,约占四成。
发卡成本惊人 各家银行不一
“信用卡的成本各家银行各不相同,事实上也很难计算,因为这些成本并不是简单的那张卡的成本,推销人员的提成,以及礼品的费用,包括一些‘关系费’都包括在内。”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曾有媒体报道称,一张信用卡的制作成本一般来说仅有1元,与制作成本相比,推销员的人力成本、提成以及办卡赠送的礼品等则成为主要开支。一名推销员的底薪在1000元左右,每月发卡约30张,每张卡推销员提成从几十元到近百元,在一些股份制银行年底业绩冲刺的时候,每办出一张信用卡,提成可以达到150元。礼物则是由银行自行选择,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礼物一般在30-80元左右。不算后期维护成本在内,一名推销员办出一张卡的成本包括:1元工本费+100至150元提成+30元基本工资+30至80元礼物。也就是说,每张信用卡的发卡成本在200元左右。
盈利前景不明
对于各大银行来讲,不惜高成本促成的信用卡业务能带来多少盈利?如此多的“睡眠卡”收益何在?
兴业银行行长李仁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信用卡传统的三大盈利来源,循环利息、商户回佣、年费等都受到挤压,需要突破。突破口正是拓展资产业务,并将信用卡与零售业务结合,产生协同效应。
“信用卡是银行业务中利差最大的业务,信用卡业务的利差是房贷的2030倍,其盈利性不言而喻。”深圳发展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彭小军曾指出。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一个发卡机构要实现盈利,“活卡”规模要达到1000万张。如果银行发卡总体规模达不到3000万张,盈利的唯一可能性来源就是压缩开支。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各家银行都不惜重金发行信用卡了。
按照国际经验,信用卡发展7-8年会进入盈利周期。2003年被业内称为信用卡元年,有分析指出,2009年国内众多信用卡中心可以说基本都实现了盈亏平衡。
“各个银行在信用卡方面的收益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披露,但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交行和工行在信用卡盈利方面算是比较好的。”一位银行业分析师告诉记者。
招行是国内不多几家信用卡业务占比较高的银行之一,招行信用卡从2006年开始实现盈利,被业内普遍认为是国内银行信用卡发展的比较好的银行之一。据悉,2010年招商集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113.30亿元,比2009年增加33.37亿元,增幅41.75%。2010年的信用卡利息收入30.72亿元,非利息业务收入32.73亿元,在盈利总额中的占比达到了约25%。
工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裁栾建胜透露,截至2010年11月末,该行信用卡发卡量已达到6371万张,消费额5642亿元,透支额828亿元,工行信用卡业务板块今年前11个月总收入已达到118亿元,成为该行新的盈利增长点。
2009年,交行信用卡业务增速迅猛,在五大行中率先宣布盈利。交行称,2009年该行卡均应收账款名列同业第一,利息收入占信用卡收入的55%-60%。
兴业银行在2009年时累计收入8.39亿元,全年实现账面盈利1.44亿元。在2010年上半年,兴业银行累计发行信用卡625.46万张。信用卡业务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累计实现业务收入4.86亿元,同比增长25.29%。
2010年,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逾千万张,达1,158.18万张,比上年末增长24.12%;信用卡全年交易量突破千亿元,达1,001.8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6.96%;信用卡业务全年实现业务收入24.55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9.37%,实现营业利润6.5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12,16%。
沉睡的信用卡很危险?
那么郭小姐的顾虑有没有道理,是不是信用卡不开通就安然无恙了?
建行的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小礼物而办卡,对客户和银行来说是‘双输’的行为,信用卡不激活并不意味着不会对持卡人产生任何影响。办了信用卡不使用在个人征信报告上也会有所体现,或者将来银行也有可能将这项记录作为个人资信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