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银行股扫雷
2011-06-13   作者:金麟 马宁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字号

    处于历史估值底部的银行股果真有那么悲观吗?新设公司剥离贷款的传言瞬间放大了对平台贷款规模和损失的预期是诱因。银行股在通胀消退以及资本充足率细则进一步明确前可能不会有好的市场表现,但风声鹤唳般的集体恐慌也不能成为银行股价值的真实写照。
    6月2日,银行股集体暴跌,有7只跌幅超过4%。关于平台贷款剥离的市场传言等多重因素可能是诱发因素。
  近期银行股的利空消息还包括开发贷款等风险权重上调传言、不对称加息预期以及汇金辟谣增持银行股等。

  银行股没那么悲观

  投资者对上市银行平台贷款问题有些过分悲观了。
  据报道:“银监会计划在未来3个月内清理2万亿-3万亿元的地方政府债务,做法是将部分债务转入数家新创设的公司。知情人士称,中国中央政府将会介入偿还一部分贷款,国有银行也将承担部分损失。”但该报道存在关键性疑问。
  在10多年前四大行不良贷款剥离中,资产管理公司只负责清收工作。若新设公司承接仍在存续期的平台贷款,这些公司将要承担贷后检查、清收乃至部分后续放款的职责,这需要高度的专业化队伍,且难以离开原有的客户关系基础。换言之,一笔平台贷款简单粗暴地转给没有功能和资源维护检查的壳公司,反而可能造成违约概率的上升。
  退一步看,假设上述方案将获得实施,关键问题在于具体损失有多大以及损失如何分摊。合理假设是这2万亿-3万亿元贷款的损失率在20%以内。若银行承担其中损失的一半,则将形成2500亿元左右的拨备计提总额要求,相当于47BP的信用成本率。考虑到目前银行信用成本率与不良生成率间有超过50BP的缓冲空间(2008年-2010年这一空间分别为73BP、46BP和54BP),即使年内完全实现损失,对银行当年利润的影响也在5%以内。
  极端假设是这些贷款的损失率是100%,银行会破产吗?不会。这虽然可能导致银行业信用成本率提高200BP左右,但也只是将冲减2011年净利润的64%,整个银行业甚至不会出现亏损。
  再次强调:上市银行平台贷款明显好于平均水平。平台贷款风险较大部分(主要是县级贷款)主要由城商行、农信社等地方机构承担,这在逻辑上很好理解,且有上市银行披露的贷款质量数据作为支撑。从这一点看,上述报道的内容也让人难以理解:国有银行为何需要成为银行业平台贷款风险的主要承担者?
  银行股继续被看好的理由有三:(1)经过近期调整,银行股回到年初的价位,平均估值为1.4倍2011PB和7.7倍2011PE;(2)上述利空传言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即便属实影响相对有限;(3)至少从中报看银行业绩将保持稳定快速增长,预计算术平均增速将达到35%。

  误读背后的真相

  投资者对央行报告的误读使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规模预期偏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银行股的走势。
  鉴于央行在《2010年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中表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在人民币贷款中占比不超过30%”,估算2010年此类贷款规模高达人民币14.4万亿元——不过,这一数字的得出大多归结于对央行报告的错误解读。
  央行原文是“各地区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当地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基本不超过30%”。根据媒体所引述的银监会数据,2010年此类贷款规模约为人民币9.1万亿元(在人民币贷款中占比17.8%),在其中约2.8万亿元重新归类为商业贷款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应为6.3万亿元(占比12.4%)。
  对融资平台贷款的担忧显然被过于夸大了,中国正通过以下措施系统解决融资平台贷款问题:(1)限制此类新贷款的增长和发放;(2)通过增加抵押或担保以及确保贷款纳入地方政府预算流程等方式来控制风险。根据高华证券对武汉、昆明、广东、重庆和太原等地银行管理人员、监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企业的调研显示,银行已大幅收紧了放贷标准,目前遵照银监会要求仅向有百分之百现金流覆盖的商业实体放贷。
  这与央行报告的内容基本相符。
  解决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问题的关键不是简单剥离此类贷款,而在于:(1)宏观经济软着陆;(2)房地产市场保持稳定,因为大量此类贷款的还款和地方政府收入都依赖土地出售;(3)加快财政改革步伐,包括允许发行市政债券、改善地方政府收入分配和财政透明度,加强地方政府财政自律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牛基领跑全因抱紧银行股不松手 2011-06-02
· A股机会在下半年 银行股成香饽饽 2011-05-23
· 银行股行情稍纵即逝? 2011-05-10
· 银行股高增长拐点一季度已现 2011-05-04
· 基金“暗战”银行股春季行情 2011-04-25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