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超八成私募亏损 最多的亏36%
2011-06-13   作者:朱秀伟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字号

    占领高端理财半壁江山且门槛高达100万的阳光私募,今年上半年出现大面积亏损,让客户们“伤痕累累”。
  统计显示,截至5月底,今年近1000只阳光私募平均收益率为-6.98%,而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仅为-2.3%,亏损幅度超过上证指数跌幅3倍。以追求绝对收益为最终目的的阳光私募,让一些运气不好的富豪客户遭遇到了“黑色”半年。

    今年私募“伤不起”

  “黑幕”“血本无归”,这是几年前形容私募证券使用频率最高的部分词汇,但随着赵丹阳与信托公司发行了第一只阳光私募信托产品后,私募在我国迅疾驶入“快车道”。
  “买的是某知名私募的产品,据说名额还有限,我还是找了在银行的老同学,才买到200万。”在广东佛山从事五金产品业务的张先生于今年年初 “打破头皮”才成为某家知名私募的客户。
  最近2~3年,私募迎来爆发式增长,阳光私募成为高端人群或不少富豪的“香饽饽”。一些“明星”私募因此把入户门槛直接从100万提高300万甚至500万。
  据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统计,截至今年5月30日,全国共发行成立了1694只证券投资类信托产品,包括非结构化产品1042只,结构化产品598只,TOT54只,私募的规模已达上千亿元。
  但现实却让怀揣着“1年赚50%”梦想的张先生大跌眼镜,截至5月30日,该信托亏损幅度已超过20%。“40万就这样没了,想要赎回,但还在封闭期。”
  事实上,张先生的“悲剧”绝非个案。
  “我接触到一个案例,是一位十几年的炒房客,去年房地产调控的时候,他判断楼市见顶,把手里十几套房子全部出手,后经过银行介绍,于从去年年底陆续买入5只信托产品,一共投入了2000万左右,但到6月初,这5只产品平均亏损15%,亏损300万元,几个月亏掉了几套房。”某第三方评级机构的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道。

  跌幅榜上“大佬齐聚”

  陕国投·笑看风云一号,成立时间为2011年4月18日,首次公布净值是4月20日为99.57,随后一路下滑,98.74、91.07、89.88……,截至6月9日,最新净值为85.47,短短不到两月,亏损14.53%,同期上证指数下跌11.5%,跑输大盘三个点。成立于5月4日的二期,也出现亏损:截至6月9日,净值95.06。
  据私募排排网不完全统计,在884只非结构化私募证券投资信托产品中,有5个月以上业绩记录的有714只,今年前5月的平均收益率为-6.98%,但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仅为-2.3%,私募整体收益远输于大盘。
  上述714只产品中,绝对收益率为正的仅有103只,占比14.43%,,其中收益率在10%以上的仅有12只。亏损幅度在10%以上的产品有221只,占比30.95%,亏损幅度超过20%的高达43只,亏损幅度超过30%的也有3只,其中中融·中财明利价值亏损36.16%,为今年亏损幅度最大的私募,其基金经理为张明利。时策1期、天星2号亏损也超过30%。
  不仅如此,在亏损幅度超过20%的私募中,可谓 “大佬齐聚”:2009年私募冠军罗伟广;明星基金经理、多次获得最佳私募上海从容的吕俊;华夏基金前投资副总监、明星基金经理上海尚雅的石波;国信证券前研究所所长、资产管理部总部总经理瀚信资产董事长蒋国云等等。
  2010年私募冠军南京世通的常士衫,5月也是亏损惨重,外贸信托·世通嫦娥奔月,5月亏损14.11%,排在884只私募产品中倒数第三位。
  私募目前采取的大都是信托模式,根据规定,单只信托对客户人数有明确规定,即总数上限为50人。另外,30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算机构投资者,人数则不限制。
  假设按照每只私募平均50个客户,总规模5000万计算。前述提到今年有至少221只信托亏损超过10%,那么简单计算,有成千上万的百万富豪今年以来的亏损远超大盘,他们可谓是遭遇了“黑色”半年。

  私募银行联姻不全是好事

  由于门槛较高,普通投资者往往难以接触到私募。但近几年,私募却是大发展,究其原因,首先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理念深入人心,一些高端客户对此更有明确认识。
  另外一点,是私募渠道的转变。由于私募不能公开宣传,前些年的私募客户,往往是私募经理身边的朋友或亲戚,资源有限,但当私募与银行“联姻”后,银行手中大量的优质资源成为私募待开发的“金矿”,通过银行渠道,一期私募产品发行规模甚至能超过10亿元。因此,各大银行的高端私人客户成了阳光私募客户的主要来源地。
  “问题也随之而来。”某第三方评级机构的负责人认为。
  “银行渠道强势,不仅要收取认购费,而且还要从私募的管理报酬中提成。比如招商银行,一般收取盈利部分的4%,其他银行在2~3%左右,这会增加私募的压力。其次,通过银行渠道虽能迅速将私募规模扩大,但有部分私募,以前只有管理小资金的经验,比如几千万元,他能操作得很好,但规模一旦扩大到几亿后,就很难给客户带来超额收益,甚至跑不赢大盘。其三,来自银行的客户有些对证券市场了解,但还有不少人对私募产品的高风险性并没有直观感受,稍微有波动,客户给私募经理压力将会巨大,不少私募甚至因此改变自己的一些做法。”他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公募私募放言“底部就在眼前” 2011-06-11
· 空仓私募仍在等待进场时机 2011-05-31
· 大跌吓坏私募 最低仓位降至三成 2011-05-26
· 公私募基金集体跑输今年大盘 2011-05-19
· 摩根士丹利推出人民币私募股权基金 2011-05-19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