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自4月19日以来连续急跌,除了新股破发频频,定向增发公司亦“受伤”不浅。其中,一部分是已经完成定向增发,但目前股价已大幅低于此前的增发价格,使认购的机构处于套牢状态;另一种是尚未增发,但股价已跌破增发预案的底价,如果不能在正式实施前顺利回升,“套牢”的是上市公司自己。
增发股关键时刻常会逆转
回想起去年上半年的那波大跌势和“破发潮”,当时那批“破发”的定向增发个股中,下半年随着A股市场的强劲反弹,除极个别个股外都成功回升到增发价格之上,近七成还跑赢了大盘指数,中恒集团、中联重科、兴发集团的涨幅甚至翻了一倍。
此外,国泰君安的策略分析师时伟翔曾对定向增发中的投资机会进行过专门研究,在董事会提出增发预案、股东大会批准、证监会批准、增发实施、增发股份解禁上市等多个关键时点中,其中的确存在一定的投资机会,并且具有规律性。首先,时伟翔认为,机构参与定向增发,整体可获得较稳定的收益;即使在2008年的大熊市中,也具有明显的躲避系统性风险的能力;而且,那些向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的股份在解禁后的一年内,绝对收益和相对大盘的收益都比较明显。
那么,当前“破发”的那些定向增发个股中,是否还存在着类似的机会呢?
部分增发股已到抢反弹时
在已经完成定向增发的个股中,华菱钢铁、穗恒运A、星湖科技、国统股份都已经较发行价跌去两成以上。以华菱钢铁为例,今年4月初刚刚向大股东华菱钢铁集团定向增发2.78亿股,增发价5.57元/股,大股东以下属两家公司股权以及4.28亿元现金认购。近日,华菱钢铁最低探至3.76元,较增发价缩水逾32%,昨天已反弹至4.07元。
而星湖科技的定向增发除了大股东外还有9家机构投资者,都是以现金认购,增发价格13.13元/股。但定向增发结束次日,其公布的一季报因主导产品核苷酸价格下跌而利润骤降,导致股价重挫,近日一度跌至10元以下。不过,中信建投分析师郑绮倒是认为到了“低位可以买入”的时机,核苷酸价格有望回升,而且公司也有计划涉足高端有色金属加工业,其大股东广新集团在这方面又有丰富的资源,不排除将来星湖科技转变为生物工程与有色金属高端产业双主业并举的可能。
此外,华工科技在昨天刚刚完成增发,其发行价比之前的底价14.44元高出38.50%,最终确定为20元/股,被深圳市中信创投等6家机构高价拿下。而昨天,华工科技收盘价也不过19.03元,这6家机构不仅入股成本比二级市场高,同时还要承受12个月的限售,看好的态度应该是比较坚决的。
破发压力让机构日子难熬
对于已经完成增发的公司而言,即使“破发”,压力在认购的大股东或机构那里;而对于那些尚未正式实施增发的公司而言,眼下的疲软市况就更有些难熬了。顺网科技、哈药股份、启明星辰、西飞国际、保利地产等多家公司,其股价比增发底价低了逾20%。
其中,哈药股份是向大股东哈药集团以18.10元/股定向增发,用以换取后者持有的三精制药和生物工程公司股权。该方案是为了履行股改时的注资承诺,但被市场质疑为“投机取巧”,审议该增发方案的股东大会也从5月18日延至6月13日。而近日,随着股东大会的临近,哈药集团又被央视曝出排污问题。该方案能否顺利通过股东大会,仍是未知数。
一般而言,只针对大股东并由后者以资产认购的定向增发,即使股价低于增发底价,大股东为表示力挺上市公司,还是会继续执行增发方案。而像顺网科技、启明星辰、保利地产等通过定向增发筹集现金的公司,面对低迷的股价,要么想办法奋起,要么下调增发价格,否则想要找到愿意高价“买单”的机构投资者,难度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