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频拍天价 背后藏猫腻
2011-06-08   作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字号

    “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4.255亿元成交,创近现代书画拍价新纪录”;“元代王蒙《稚川移居图》,4.025亿元成交,创今春拍卖中国古代书画作品成交新纪录。”正如火如荼举行的2011年春拍频爆令人咋舌的拍卖天价。但是 ,“网络小丑星”等网民纷纷发帖称,近年来,艺术品拍卖市场表象繁荣,但背后却暗影重重,不少拍卖公司存在虚假鉴定、虚报成交额、联手做局、洗钱行贿等不法行为。

  虚报 国内四大拍卖公司成交额水分大

    “wlj123”等网民说,一些规模较小的拍卖公司常采取“虚假鉴定、高估藏品”的花招欺骗卖家送拍以套取高额图录费;而一些拍卖“巨头”为招揽卖家,不惜打肿脸充胖子,用“联手做局、虚报‘天价’成交额”等手段渲染炒作、炫耀“实力”。
    记者了解到,“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瀚海”和“北京匡时”是国内四大拍卖公司。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四公司的实际主营收入远远少于其对外公布成交额推算的佣金收入。
    “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要么涉嫌偷税漏税,要么涉嫌虚报成交额。”曾多次代理拍卖诉讼案件的艾连庆等律师认为,动辄上亿元“拍卖天价”的背后,潜藏着信任危机。对此,“北京匡时”董事长董国强等拍卖公司负责人道出他们的苦衷:“当前,大额拍品落槌后买家不付款的违约情况屡有发生,造成实际收入骤减,而我们无暇、无力对其进行漫长的法律追索。”

  虚高 真假不重要,赝品也能拍出去

    记者近日到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以280元的价格购得一件名为“金丝铁线”的瓷器,经中国文物学会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会长张宁鉴定,该瓷器为20年以内的仿品。记者随后来到具有拍卖资质、位于该旧货市场附近的东方御藏国际拍卖(北京)有限公司进行鉴定。
    经鉴定,该公司经理兼鉴定师邓明谦告诉记者“这可不是‘金丝铁线’而是‘官窑’,宋代左右,器形靠谱,有品相、有卖相。”“大概能估价多少?”记者问。邓回答:“起拍价怎么也得5万块。”见记者不解,邓煞有介事地说:“其实真假不重要,赝品也能拍出去,有人就想买假货在家摆着玩儿。”
    在被告知拍品将在全国12城市巡回拍卖后,记者表示有意签合同。邓立刻话锋一转说:“我们前期要收些费用,一件1500块。”“拍卖不是免费吗?成交后还给你佣金呢 。”记者问。邓回答:“成交也得看运气 ,况且前期我们还得为你制作图录搞宣传呢……”

  虚拍 拍方买方联手做局制造天价成交额

    “无论是送拍时虚假鉴定还是拍卖后虚报成交额,都说明拍卖市场存在假拍乱象。”张宁副会长解释说,“所谓假拍,包括三种情况:拍假,即拍卖赝品;拍卖公司刻意抬高评估价以收取高额佣金;委托方、拍卖方和买受方联手做局制造‘天价’成交额。”对此,董国强直言不讳地说:“假拍在拍卖界肯定存在,这是市场发展的现状。”
    针对拍卖公司假拍等一些不法行为,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告诉记者:“这些并非空穴来风。”她说,中拍协连续十年通过企业资质评定工作对拍卖公司的上缴税款、成交额等业绩情况进行评定,“但部分企业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原因之一就是它的业绩真实性经不起检查”。

  假拍背后的4重黑幕

    文化部文化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陈兴保等官员认为,假拍的背后,程度不同地存在欺诈、自我炒作、洗钱行贿、贪污等不法行为。
    1.欺诈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画家韩美林告诉记者,一些拍卖公司公然拍卖署名自己的伪作,越来越多倾其毕生积蓄买到赝品的买家纷纷找他控诉,甚至瘫在地上,他不得不为买家再创作一幅真品。韩美林多次发律师函要求撤拍赝品,但大都遭拒。
    2.自我炒作
    “一些书画作者自卖自买,幕后雇‘托儿’以高价买回自己的作品,而这一高价将成为二次拍卖流通的参考价格。”收藏爱好者年泽昌说。
    3.洗钱行贿
    张宁副会长举例说:“有的行贿者利用拍卖平台,鼓动受贿者送拍家中的赝品,而后与拍卖方和买受人联手做局当真品拍得高价,从而把黑钱洗白、完成行贿。”
    4.贪污
    “某国企负责人(买家)以企业行为投资竞拍艺术品,与熟悉的拍卖人和买受人事先达成私下成交价,而后在拍卖会对外哄抬拍价,从而贪污差价部分。”一位业内人士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中国正勇敢地制造艺术品泡沫 2011-06-08
· 中国艺术品逼近10亿时代 2011-06-07
· 湖南成立全国第六个艺术品交易所 推出艺术品资产包 2011-06-04
· 艺术品市场的泡沫该管管了 2011-06-03
· 艺术品市场风险积聚 三级跳潜伏危机 2011-06-02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