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新基金应给一段“观察期”
2011-06-07   作者: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号

    上周A股在短期跌幅过大背景下技术反抽,偏股型基金持仓未明显下降,继续陷入持仓被动局面。去年以来,由于新基金发行数量增加和老基金经理跳槽,新面孔基金经理不断上任。业内人士认为,投资新基金要选择有业绩可考的基金,对新面孔的基金经理应给予一段观察期。
    根据国信金融工程部基金仓位测算模型,上周偏股型基金持仓继续陷入被动,周平均持股比例较上周降低1.08个百分点,其中股票型基金持股比例微降0.73%至周四的85.7%,混合型基金同期持股比例降低1.42个百分点至周四的70%。
    上周共计5只新基金公告成立,合计规模81.7亿份,平均单只发行规模为16.3亿份。3只偏股型基金中,嘉实领先成长规模近30亿份,债券分级型万家添利也至26亿份,其余募集情况较为低迷。国信证券基金分析师杨涛说,这表明品牌公司及低风险型基金仍受到市场认可。
    上周共4只新基金公告发行或即将发行,与之前持平,除1只股票型外,其余均是低风险的债券型。目前一级发行市场数量仍然庞大,加上原有在发行期的,仍有28只新基金在发行档期。
    从基金经理变动情况看,截至上周末有5家公司公告6只基金的基金经理变更,均属公司内部调动或增聘性质,而非基金经理直接离职,个人原因离职情形近两周有所降低。
    有分析师指出,投资新基金要投资有业绩可考的老基金经理管理的新基金,对新面孔的基金经理应给予一段时间的观察期,老基金更换了基金经理,应视为新基金。
    业内人士称,随着基金产品的逐步丰富,对新面孔基金经理也应区别对待。对于主动配置型基金经理,仍应坚持看好有优秀历史业绩的老面孔。对于被动配置的指数型基金,新手把舵对基金业绩影响不大,这类基金业绩主要还是看指数本身的行业构成情况。一些基金创新产品,由于原本就没有历史可考,新手未必没有优势,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行业型基金,由资深行业研究员转做基金经理,对行业了解得更深刻,具有行业配置优势,主题投资基金也类似。
    端午节前,在国内电荒、旱灾、房地产调控、欧债危机等利空氛围下,A股表现出历史罕见的八日连跌,上证指数失守2800点年线位后直逼2700点。大跌之下,市场对于经济基本面的担忧情绪有增无减。海富通风格优势(519013,基金吧)股票基金经理牟永宁近日表示:“目前,市场整体估值已步入合理区间。考虑到企业盈利的增长,目前市场估值已经与2009年2300点附近基本持平。在近期的连续下跌后,若经济不出现重大意外,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已是大概率事件。”
    牟永宁指出:未来经济走势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取决于政策面调控力度:持续的紧缩政策推高资金使用成本,使企业盈利面临压力,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而一旦紧缩性政策放松,或可能使经济走向过热。
    不过,他也补充道:“中期来看,中国经济需要进一步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找到新的动力,目前有一种声音担忧中国会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这些都值得进一步关注。”
    对于近期市场而言,业内人士认为,大盘股的估值水平已经处于较低水平,银行股的估值甚至低于香港市场,但部分中小市值股票还有一些下跌空间,因为这些股票上市之初带给市场的“愿景”并没有实现,而且很多公司上市后的业绩变脸,所以市场会有较大调整。另有专家同时表示,“2011年市场的资金面不会有很明显的改善,超大盘股票的上涨空间有限,而小盘股估值水平过高,市场反弹时涨幅难以扩大。”在杨德龙看来,现在投资者热衷于在市场上寻找黑马,但是很多白马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突出,估值很低,当前正是布局蓝筹股的时机。
    在后市行业选择方面,记者发现,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等产业随着中国的产业升级持续走热。交银制造基金经理黄义志认为,“发展大装备行业已经成为各国抢占经济制高点的重要切入点”。
    以高端装备制造业中的重点领域国防军工为例,黄义志认为,军事力量的强大,是国防安全和保护我国海外利益的基础,军工资产的重组是央企整合的核心,同时,军工也是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的重点领域。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当前投资中炒股是否不如炒红木 2011-06-07
· S*ST光明重组10转20 投资者疑股改对价低 2011-06-07
· 赢回投资者信赖 基金业需多管齐下 2011-06-07
· 中国股市的下一波投资荣景 2011-06-07
· 中投成为伦敦证交所成员 掀起在英投资热 2011-06-06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