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习惯性冷漠:取款多给退款遭拒
2011-06-07   作者:  来源:重庆商报
 
【字号

    据报道,下岗女工杜女士近日到南京市中央门一银行取款时,存银行还多给了她2.7万元现钞。然而杜女士后来多次到银行退款,却遭遇了意外一幕,银行不仅拒收这笔市民主动退款,反而将杜女士一行赶出了银行。
  “80.49%的银行网点对收费项目没有进行张贴公示,78.05%的银行业务人员对收费项目和依据不清楚”;“银行少给你点了钱,它不认;但多给你点了钱,你得退回”;“银行为什么不能在高峰时段多开几个窗口?为什么不能临时把VIP窗口调出来用?”――说到银行的服务态度,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本苦涩的经。
  事实上,银行的冷漠远不止于此。近年来,小额账户收费、提前还贷、许霆案、跨行查询收费……形形色色的银行服务产生的附加成本,无一例外地转嫁给了消费者。而面对老百姓的质疑,银行要么拿“国际惯例”说事,要么以“行业规则”压人。这种对客户的习惯性冷漠,几乎已经成为一种“明规则”。
  可以想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老百姓与银行之间的联系还将越来越紧密,但面对银行的冷漠,却让人多少有些逆来顺受的悲凉和愤懑,也让银行业蒙羞。然而,银行的习惯性冷漠果真就没有办法改变吗?“真理”就永远掌握在银行自说自话的制度手里吗?倒也未必,也不符合市场规律。
  国内银行之所以敢把顾客当成敝屣一样来对待,依仗的是自己的垄断地位,只要有朝一日这种地位被分解,就不得不放下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当前,汇丰、渣打、花旗等多家外资银行都已经在内地开业,虽然在网点布局、规模实力等方面仍不能与大型国有银行相比,但相互之间将形成竞争也毋庸置疑。
  竞争是改变银行习惯性冷漠的“利器”。可以想见,随着竞争的加剧,国内的大银行如果仍不愿意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改进服务,以人为本,贴近客户,就一定会被客户抛弃。何况,为民众办理各项银行业务,本来就是其应承担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的缺失也与当前的社会主流道德观、价值观相背。
  我们希望,在未来的竞争中,国有银行能切实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培育信用和威望。惟如此,才能在竞争中增加制胜的砝码,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光靠行业自律远远不够,还需要相关部门在加强对国有银行的管理和规范的同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国有银行健康发展,让两者形成良性有序竞争。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招行跨行取款费上调未波及南京 2011-06-03
· 济南招行上调跨行取款费引担忧 2011-05-30
· 央行拟规范银行收费标准 ATM机取款费或被取消 2011-03-14
· 信用卡存款无息取款收费遭质疑 2010-09-25
· 跨行取款收费挤压中小银行生存空间 2010-08-05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