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场消费:奢侈品的最高境界
2011-06-02   作者:亦岩  来源:新浪
 
【字号
  法国里昂证券有限公司(CLSA) 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0 年,中国奢侈品市场将达到近1700 亿欧元,全世界44% 的奢侈品将被中国人购买,届时,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市场。中国社科院等发布的2010 年《商业蓝皮书》也证明了这一点:2010 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为94 亿美元,首次超越美国,消费额仅次于日本。由于中国消费能力持续增长而美日消费低迷,再加上日本地震,2011 年中国成为世界最大奢侈品消费国已成定局。
  炎黄大地奢侈风强劲,不管是福是祸,这风的助推力却多来自中国商人,奢侈品不仅是面子、身份、实力的象征,而且还是用于建立维护关系不可缺少的助手,花10 万买一个爱玛仕的包,换来几百万的贷款,算起来还是很划算。2011 年4 月16 日,第三届“顶级品牌高峰论坛”在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会议得出的消息是:目前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潜在消费者已经达到1.75 亿人,其中的主力人群为男性。2.5 万至5 万元人民币腕表销售额增速迅猛,卡地亚、浪琴、欧米茄、劳力士及帝舵为前五大品牌。商务礼仪最爱的箱包也不甘示弱,香奈儿、古驰、爱马仕、路易威登与普拉达分列前五,他们各占所在种类近五成的市场份额,文化消费已在中国渐现雏形。
  对于另外一部分中国人来说,卡地亚、浪琴、欧米茄这些只能算是日用品,玩表还是要“2P1R” ,也就是百达翡丽、沛纳海、劳力士。尤其是一些老表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瑞士出产的机械怀表,宝石镶嵌的细小螺丝钉可以让人感受科技和工艺的发达让生活如此美好。同样都是奢侈品,工艺文化却有所区别。
  从非生活必需品的属性上来讲,奢侈品与艺术品本来就属于一个家族。购买腕表的藏家,最终几乎都会选择古董钟表作为自己的终极收藏,古董钟其实算“玩意儿”,它不仅仅是一个计时工具,它精密的机芯构造,还有充满艺术气息的木雕、镶嵌、金工装饰对于拥有者来说都值得细细把玩、品味,古董钟所能承载的特定社会环境下的科技文化信息,都是其他钟表所不能企及的,如果家中陈设一部精工细造的古董钟,那相信拥有者能让客人感受到的家居氛围不仅仅是自己的身份,更是自己品位和文化修养的无形精神力量。
  红酒、珠宝一类的表现也丝毫不差,英国一家公司曾经对5 种主要投资项目30 年来的累计回报率作了一个统计,结果显示:钻石的涨幅为1.49 倍,黄金1.68 倍,中国瓷器16.67 倍,古典名画16 倍,顶级名酒则是37.69 倍。2011 年4 月7 日,香港苏富比的珠宝首饰拍卖以4.17 亿港元创造了历史第二高的成绩。2011 年5 月12 至18 日,瑞士世界级珠宝设计师Suzanne Syz 把自己第一次在亚洲的珠宝设计展定在了香港,近距离接触到大师的珠宝作品,正是中国富人的购买力所做的贡献。
  2010 年底,3 瓶1869 年的拉菲在香港被同一亚洲买家电话买下,以每瓶181.5万港元的天价成交,此时,之前6.5万港元每瓶的估价听起来微不足道。有消息称,拉菲酒庄在2011 年发行的每一瓶2008 年产拉菲瓶身上都会有一个醒目的红色“八”字,正是因为中国人在苏富比这场名酒专拍上的优秀表现。尽管拉菲酒庄总公司表示,此举是为了纪念酒庄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c)开办合资企业的时间,以及葡萄园的地形为“8”,合资的酒庄坐落在中国最重要的葡萄种植地之一山东东部海滨的蓬莱半岛上,占地25 公顷。
  红酒在拍场上表现不俗,白酒在拍场上同样不甘示弱。4 月10 日,在贵州的一场“首届陈年茅台酒专场拍卖会”上,起拍价为260 万元的汉帝茅台以890 万元成交。茅台的抢手因为来的快,涨得猛而颇有中国特色,其背后的争论源源不断,有人说茅台的疯狂与大蒜、生姜、黄豆有异曲同工之妙,也有人发现,因为茅台地位的提升,若干年前被送到官员们家中的茅台,现在正从官员家中高价回收。
  《奢侈崇拜症》里把一个国家对奢侈品的接受分成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镇压,第二个是金钱之始,第三个阶段是炫耀,第四个适应,第五个阶段就是生活方式,也就是最高的阶段。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生面孔进拍场挥金如土 2011-05-26
· 道光御瓷首次以专场形式亮相拍场 2011-04-15
· 拍场30年来最珍贵皇冠亮相 2011-04-02
· 泰勒肖像画5月上拍场 估价3000万 2011-03-29
· 名人信札成拍场新宠 明代信札9个月涨144万 2011-03-27
 
频道精选:
·[财智]中国概念股造假危机不断 在美遇寒流·[财智]忽悠不断 黑幕频现,券商能否被信任
·[思想]鲁政委:资本项下全开放时机未到·[思想]厉以宁:怎样看待用工成本上升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