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钱”毋庸置疑已经是经济和金融领域的一个关键词。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2011年一季度,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继续呈现顺差,国际储备资产继续增长。业内普遍认为,这其中隐藏的“热钱”令人担忧。
而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外汇占款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金融机构新增外汇占款达3107.18亿元人民币,环比下降约24%。业内人士将此解读为,这可能是一个拐点的信号,显示热钱流入正在放缓。
业内人士认为,环比来看,下降幅度确实较大,但是同比来看,一季度数据增加了近一倍,即使考虑美元贬值的因素,新增量仍然较高。这都显示热钱流入的压力确实不小。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依然强烈,短期内,热钱流入的趋势不会转向。值得警惕的是,这给国内流动性带来不小压力,助推通胀走高。
国际资本净流入同比大增 “热钱”令人担忧
据国家外汇管理局5月24日公布的一季度国际收支平衡表初步数据显示,我国经常项目顺差出现回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与遗漏)顺差1114亿美元,低于去年四季度的1189亿美元,但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612亿美元,同比增幅达103%。
业内人士分析,直接投资净流入大幅增长是造成资本净流入的主要原因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426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仅为155亿美元。
此外,数据显示,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412亿美元,增长47%,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380亿美元(不含汇率、价格等非交易价值变动影响),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增加32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减少1亿美元。
业内普遍认为,国际资本净流入的压力巨大,隐藏其间的“热钱”令人担忧。
业内人士分析,一季度资金大量流入中国,一方面说明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另一方面,在欧美持续低利率以及人民币升值的环境下,机构和个人更倾向于将外汇资产转换为人民币。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王家强表示,资本项下顺差同比扩大,说明跨境资金进入中国的压力依然不减。中国与国际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利差和人民币升值预期是资金流入的主因。
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国际资本的净流入压力就显著增加。数据显示,去年一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为642亿美元,去年二、三季度这一数据分别下降至258亿美元和152亿美元,到了去年四季度则飙升至1189亿美元。
由此看出,资本大量净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压力已经持续半年之久。这段时间央行为回收流动性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目前,存款准备金率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21%。
二季度资本项下的顺差会否收窄不容乐观。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郝大明表示,在目前我国加息和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强烈的环境下,今年热钱流入的趋势不会逆转。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全球研究部主管李籁思也认为,亚洲及许多新兴地区依然面临着如何处理资本流入的挑战。去年的资金大批涌入已使这一问题初露端倪,尽管今年情况有所缓解,但可能很快发生变化。债务危机日益逼近部分欧洲国家,资金可能开始流回新兴经济体,这一点显而易见。这意味着,如何吸收资金流入将再度成为亚洲国家的主要问题。
外汇占款仍处高位 热钱流入压力很大
央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外汇占款为7478亿元,而去年四季度的数额为12530亿元。尤其是今年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3107亿元,较3月份回落两成有余。低于市场的普遍预期。在4月份人民币持续升值、贸易顺差环比大幅增加的背景下,市场曾认为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将超过3月份。
基于此,市场一度认为,短期国际资本进入国内步伐逐步放缓。有业内人士甚至认为,随着美元的反转,短期国际资本或从快速流入进入到一个平稳流入的阶段。如果美联储开始启动加息,不排除热钱在某一时段出现流出的现象。
不过,野村证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孙驰则表示,热钱流入暂时不会逆转,而是否逆转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全球经济出现二次探底;二是美国经济加速复苏。
分析人士认为,4月份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量的减少是外汇占款增量环比下降的一大原因。不过,外汇占款新增数据逾3000亿,再叠加上四倍多的货币乘数效应,规模也是巨大的。而且,比对历史数据发现,外汇占款仍处在高位,跨境资金流入的压力仍然较大。
去年四季度,短期国际资本曾出现过一波快速进入的高潮。据研究员观察分析,在经历美国次贷危机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期间的短暂流出后,短期国际资本从2010年8月起大幅流入,在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这6个月内,短期国际资本累积流入超过2000亿美元。
不仅如此,有投行人士表示,对冲基金正处于荷枪实弹状态,他们眼下目标仍是新兴市场。
监管层对跨境资金流动依然高度警惕。日前,央行研究局副局长汪小亚在陆家嘴论坛上曾表示,在各国间利差这么大的情况下,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应对热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