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行量和需求量的增大,产品短期化趋势增强是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两个特点。”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今年以来共发行5254只银行理财产品,已经超过了去年总和,业内人士估计,今年全年有望超过1.5万只。
今年上半年到期的66只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到期年化收益率为3.57%,收益率最高的是渣打银行,高达16%。
按币种分,澳元类理财产品收益率最高,平均为4.81%;按投资长短期限分,超短期类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较高,如交通银行的“得利宝沃德添利”2天产品年化收益率高达6.5%。
尽管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场上涨,但是基金整体收益并不理想,因此,与基金挂钩的投资理财产品受影响较大,成为亏损最多的理财产品类别。
发行量:目前已超去年
“今年的发行量在逐步放大,全年有望突破15000只。”普益财富研究员方瑞告诉记者。
据普益财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从产品发行总量上赶超国有银行,已成为发行大户。
在国有银行中,交行、中行和工行依然位于前列。
在股份制银行中,光大成为发行老大,紧随其后的是深发展和民生。
城商行中,北京银行以377只的发行量位居首位,高出上海银行一倍、南京银行两倍。
外资银行中,发行数量最多的是渣打银行,其次是汇丰和恒生,外资银行产品发行依旧受到挤压,今年以来的市场份额占约2.34%。
截至5月13日,今年以来共有98家商业银行的5254只理财产品到期,剔除803项数据不全款项,4450只到期银行理财产品被选入了研究样本。
总体来说,盈利状况良好。《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研究结果显示,到期的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3.24%。
其中,2134只产品超过平均水平,占总比例的47.96%。超过平均线的理财产品,民生银行占比最多,该行的短期产品(1个月以下)表现强劲,以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为主。
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为4.86%。这些产品以非保本浮动收益和保证收益型为主,高于中资银行。
在中资银行中,股份制商业银行以3.36%的平均收益率水平高出中资平均线和国有银行平均收益率。
到期收益率亏损的两款产品分别为:花旗银行的“美元代客境外理财产品—1年期挂钩指数和基金美元票据”和华夏银行的“华夏理财—创盈7号理财产品(展期)”。
前者到期收益率为-3.22%,该产品的投向为结构性票据,挂钩标的包括交易所股票指数和指数型基金;后者的到期收益率为-22.4%,主要投资方向为基金。
按银行排:渣打银行最高
除去数据全部缺失的32家银行,今年以来到期的理财产品,邮储银行以2.55%的平均收益率排名最后,渣打银行以16.33%的平均收益率高居榜首。
需要提示的是,渣打银行数据不全,19项理财产品中有16项收益率数据缺失。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了排名第三的泰隆商行身上,数据缺失达半数以上。
除去渣打和泰隆外,位居前10名的还有兰州银行、哈尔滨银行、鄞州银行、嘉兴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
位列到期收益率前100名的理财产品,多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和保证收益型产品。
跻身前100名的四只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有三只为交通银行发行,这些产品以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为投资方向。
在后100名中,中国银行、上海银行占比较大,华夏银行和花旗银行也在排行榜尾盘扎堆。
在超出原定最高预期收益率的9款理财产品中,中信银行占据了6只,他们平均超过其最高预期0.04个百分点。
此外,北京银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三家银行的整体表现不错,位居排名前列。
按币种排:澳元类居首
按币种结构划分,人民币和美元理财产品占主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共有3657只,美元产品共有330只,这两类共占总量的89.6%左右。
按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分析,澳元占据优势。统计数据显示,澳元类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81%,人民币类为3.38%,美元类为
2.32%,而其他外币类(澳元、美元除外)为1.65%。
截至5月13日,今年澳元产品共发行了197只,以交通银行和中国银行发行居多,且以保证收益型为主;它们的主投方向为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期限为6~12个月的居多。
澳元理财产品月均发行量大约为39只,如仅中国银行发行了18款澳元类的超短期产品。
近一年来,澳元上涨势头较好,近期兑美元更是破1.1大关,不断刷新澳元兑美元自浮动汇率实行以来的新高。这助长了以澳元计价的理财产品收益的走高。
如花旗银行的2.5年期挂钩股票保本保息澳元票据澳元款,便取得了7.2%的收益成绩。
其实,澳元在美元升值时曾贬过值,只不过速度较慢,因此相对还是比较平稳。
随着近期美元的反弹,美元产品的投资价值开始受到关注。
业内认为,“美元是老大,要强势。”在平衡通胀的背后,是好转的美国经济。从政治、经济上来看,美元在一到半年内,还有上升空间。
按期限排:超短期势头猛进
流动性需求偏好增强,产品短期化趋势明显。
在央行加息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预期增强的市场环境中,商业银行相对发行了更多的超短期产品以避免市场利率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截至5月中旬,正在发行的7天以下(含7天)的理财产品达390只,表现极为活跃。其中,交通银行3月份发行的一款名为“得利宝沃德添利”2天(WT131101)产品就给出了6.5%的最高预期收益率。
两次加息后,居高不下的通胀率所带来的“负利率”影响仍将持续,存款搬家现象层出不穷,严重的利率倒挂导致了定期存款不断减少,人们开始拿着资金逃离银行,转而寻找其他其他银行外的投资途径。
“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大量资金回笼,在这种稀释情况下,银行现在是缺钱,即便是理财产品发行提速也不能达到客户对资金的需求。”一位理财总监如是说。
银行加速发行短期产品,且时间越来越短,利率却一再保持较高水平。在贷款受限、存款蒸发的今日,银行此举,难免会有“高息揽储”之嫌。
按投资标的排:基金类亏损最大
在资金投向上,信托贷款和股票的投资组合搭配获得了较高的收益率,平均到期收益为9%;纯基金类投资亏损较大,平均收益率为-22.4%。
债券类依旧是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