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是今年沪市大盘上涨的功臣,3月和4月的表现十分突出。但正当投资者期盼股市反弹再接再厉之际,银行股再次成为大盘下跌的“杀手”。上周,上证指数下跌1.64%,而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跌幅普遍超过大盘。这一切,或与“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的公布有关。
正当投资者期盼股市反弹再接再厉之际,银行股再次成为大盘下跌的“杀手”。上周,上证指数下跌1.64%,而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跌幅普遍超过大盘。
银行股是今年沪市大盘上涨的功臣,3月和4月的表现十分突出。3月和4月,上证指数原地踏步,月涨幅分别为0.79%和0.57%。而多数银行股反弹神速,3月份的月涨幅达10%左右。民生银行的表现更胜一筹,3月和4月分别上涨9.39%和10.02%。绩优年报和一季报在4月的披露,本该助推银行股再上一层楼,但其反弹在4月下旬戛然而止。上证指数4月19日起从3000点跌落,与银行股的回落有很大关系。上周,《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的公布,资本充足率被念紧箍咒,贷款拨备率受到关注,导致银行股雪上加霜。
这份号称“中国版巴塞尔协议III”的指导意见,要求系统性银行和非系统性重要性银行应分别于2013年年底和2016年年底前达到新的资本监管标准。其中,中小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提高了0.5%。由此,股份制银行股上周的跌幅超过大银行,尤其三家城市商业银行的跌幅更大。上周,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分别下跌4.49%、3.69%、5.39%。相比之下,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周涨幅分别为0.44%、0.59%。从日K线图上看,城市商业银行集体跌至股价底部,再遇破位风险。南京银行上周五收盘10.19元,较4月的最高价回落近13%,而其股价底部位于9.70元附近。
一季报显示,上市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普遍下滑。南京银行的资本充足率由2010年年底的13.75%降至2011年一季度末的12.44%,成为上市银行中下滑速度较快的一家。南京银行解释称,资本充足率下降是因为一季度放贷比较多,这种说法与银监会的表态相吻合。按银监会的说法,“即使不实施新资本监管标准,银行也同样面临信贷扩张所带来的资本补充压力”。
虽然上市银行目前的资本充足率仍高于监管标准,但下滑势头及以往的再融资操作,致使投资者很难变得轻松。有银行高管披露年报时表示,今年没有再融资计划。可在投资者看来,上市银行一直为提高资本充足率而犯愁,资本补充的渠道又较为狭窄,再融资压力或多或少存在。
北京银行4月30日公告称,公司股东大会同意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拟以10.88元/股定向增发10.85亿股,
募集资金118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核心资本。北京银行上周五的收盘价为11.41元,跌至2010年6月以来横盘的底部。北京银行3月和4月的反弹分别只有2.66%、0.75%,远逊色于其他银行股。显然,看似没有向老股东伸手的定向增发计划,还是拖了北京银行的后腿。北京银行是三家未在一季报中披露资本充足率的上市银行之一。这种缺乏透明度的做法,更使其蒙上了阴影。
此外,该指导意见增加了银行的拨备压力。已有未达标的上市银行提出,贷款拨备率要求2.5%是一刀切的做法,不能反映商业银行资产风险管理水平,对风险管理较好的银行不公平。市场担心的是,贷款拨备率新规会牵制银行的盈利水平。
反弹行情的稍纵即逝,以及多笔大宗交易的出现,反映出市场对银行股的分歧依然较大,机构的谨慎态度并未改变。绩优增长的2010年年报与2011年一季报,对银行股行情的“冲喜”力度有限。市盈率和市净率非常低,股价却难以展开有力反弹,仍是银行股股东遭遇的困境。一言以蔽之,资本充足率和贷款拨备率的影响有可能被放大,但银行股投资价值的体现依然需要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