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国际原油价格跌破100美元,通胀预期减弱,对国内股市来说究竟是噩梦来袭还是机会降临?
上周国内股市依然呈现弱势,沪综指周线仍运行于2900点之下。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跌的情况下,国内股市并没有“跟风”暴跌,但石油、黄金、有色等相关板块仍有不小的跌幅,以中石油为例,跌幅近5%,远高于沪综指上周1%左右的跌幅。而以山东黄金、江西铜业为代表的黄金、铜类个股跌幅同样居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2008年以来的最大日跌幅,但国内股市并没有出现整体性暴跌,接下来国内股市究竟会迎来噩梦还转机,仍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包括石油价格是否仍延续下跌趋势。如果继续下跌,则国内相关板块或许仍会跟随其趋势。虽然上周暴跌并未引发国内股市一起大幅下跌,但持续的累积效应是否会引发其他板块跟随下跌仍需观察;如果继续徘徊震荡或报复性反弹,则大盘向上的推力会增加。
其二,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引发通胀压力与预期的减弱,是否会导致国内继续从紧货币政策的延后出台?加息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是否会因此而做出适当的时点调整,这对稳定国内股市的短期预期非常重要。
从实际情况来看,如果大宗商品价格没有出现暴跌,则外部的输入型通胀压力毫无疑问会推高国内通胀压力与预期,早在4月底,市场就已经预期4月国内CPI将维持在5%以上,甚至再创新高。另一方面,如果油价未大跌,国内成品油价格再次上调的时间窗口也近在咫尺。当前,这一切都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国内成品油价格近期上调的可能性已经大幅降低,如果国际油价持续在100美元以下,则国内成品油价非但不用上涨,相反还有下调的可能,这种预期的改变将极大缓解未来、尤其是5月国内的通胀预期,虽然这种变化不能改变4月的通胀现实,但却可能影响决策层对货币政策出台时点的选择。
其三,大宗商品价格的暴跌会导致大量炒作资金迅速逃离,4月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屡创新高的状态是否会引发套利资金及热钱的大量涌入?数据表明,在4月的19个交易日中,有14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都创出了新高,月升幅达到0.82%。以中间价计算,2010年6月19日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达5%。如果因人民币升值导致国际资金大量涌入,央行为应对大量外汇占款不得不继续投放巨额基础货币,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动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回收过多的流动性。央行人士此前也曾表示,因外汇占款而投放的基础货币80%都被央行采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收回。
另一方面,相关数据显示,5月到期央票在5000亿元以上,加上4月需要对冲的央票及外汇占款数量,央行在5月仍需要大量回收流动性,究竟何时动用何种货币工具?对于国内股市而言,看政策“脸色”是司空见惯的事。
不管怎样,国际大宗商品包括石油价格的暴跌至少改变了短期的市场预期,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从紧货币政策工具的预期,就这点而言,对股市还是有一定提升作用。对投资者而言,改变对相关板块的选择或许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