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新基金数量猛增,一边是新基金首募规模下降。在“卖一只、亏一只”的事实面前,基金公司仍然在不断推出新基金,试图以此来挽救不断被净赎回的资产规模。
Wind资讯统计的数据显示,4月份共有19只基金发行,与2006年以来单月发行数量相比,这个数字仅次于2010年11月份的31只。而若以季度来看,则今年一季度发行了50只新基金,历史上仅次于去年第四季度的56只。
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基金单月发行数量呈逐渐上升趋势,尤其是在去年证监会放宽基金审批以后,新基金发行数量更是呈现井喷。
但与此伴随的却是基金首募规模的下降。数据显示,去年第二季度,37只新基金平均首募规模仅为14.77亿元,仅略高于金融危机时期的发行最低点。而今年一季度,50只新基金平均首募规模为18.25亿元,也是仅仅好过金融危机时的发行数字。
大型基金公司的营销能力和品牌知名度决定了其在发行市场上暂时领先。今年以来,首募规模较多的新基金,大都来自汇添富、华安、广发、易方达等大型基金公司。汇添富社会责任首募规模达到56.23亿元,是今年以来发行情况最好的基金。
此外,“保本”概念似乎更易获得投资者认可。广发聚祥保本募得41.09亿元,国泰保本、汇添富保本等基金,首募规模也都超过25亿元。不过,与其最初设定的70亿和50亿元的募集目标相比,实际募得的资金额仍然不够理想。
若与基金公司为此付出的成本费用相比,基金公司在新基金发行上只赔不赚,这一点无论市场还是基金公司自己都心知肚明,但基金公司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上报新基金。深圳某基金公司分管市场的总助曾对记者称,虽然发基金并不能使总规模增长,但如果不发新基金,总规模肯定是下降。目前行业已经进入恶性竞争,若以银行为主导的销售渠道格局依然不变,各家基金公司拼抢新基金发行市场份额的局面也不会改变。
证监会网站公开信息显示,截至4月25日,今年以来,新基金上报数量已有75只。而证监会审批速度似乎有所放缓,4月份只有14只基金获批,这些基金都是在去年12月份上报的。目前证监会仍积压了大量去年上报的待批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