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最后一周,假日因素再次推高了投资者的理财热情,各家银行开始大规模地发行短期理财产品来吸引客户。记者注意到,与此前不同,多数银行纷纷调低了新产品的预期收益率。 近日,记者收到了某国有银行发布的理财新品提醒短信,“正在发售三款7天期理财产品,10万元起预期收益3.5%、100万元3.6%”;而对比4月初该行发布的同期限、同门槛的理财产品,10万元的预期年化收益可以达到3.8%、100万元则为4%。 另一家股份制银行定期推出的招财进宝系列产品,最新款4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3.5%,而一个月前,该类产品收益可以到4%。此前几个月,3-14天超短期产品收益率在4%以上随处可见,但是记者查阅相关理财产品发布平台却注意到,目前多数产品的收益率均回落至4%以内,部分投资门槛较低的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2%-3%之间也已是常态。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研究员太雷认为,近期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下调,主要因为银行的揽储冲动逐渐减弱。“一季度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上调,不仅是受到加息的影响,更主要在于春节过后银行的资金面比较紧张,市场流动性趋紧,所以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成为银行吸收存款的好办法,而只有高收益才能吸引更多的客户、吸收大额资金进入,缓解银行资金面紧张的状况。但是,进入4月以来,银行逐渐"解渴",收益率自然回落到了此前的正常水平。”太雷进一步解释道。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理财产品收益率出现普遍的下调,但是理财产品的购买门槛却依旧“坚挺”。如前述几款理财产品,起始金额都为10万元,普通的工薪阶层客户依旧被挡在了理财门外。 收益率调低并不意味着这类超短期理财产品不值得购买。太雷认为,在加息周期下,6个月以下的短期产品依旧是比较合适的投资方式,稳健、灵活。 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银行共发行短期理财产品3567款,环比增长40.7%,其中99.6%的产品达到预期收益率。 同时,不少银行也根据客户的需要,设置了更为灵活的产品,如某国有银行发行的“乾元-日日鑫高”,是一款开放式的组合投资类产品,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申购赎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