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CPI持续攀高至5.4%、加息脚步未完待续,在短期限理财产品备受中资银行青睐的同时,外资银行也开打“短期牌”,发行量持续增加。 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理财周报显示,本周共发行7款结构类理财产品,且均由外资银行发行。就在此前两周,外资银行缺席了理财产品市场,未发行任何新品;上周,两家外资银行也仅发行了2款产品,而本周两家外资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上升至7款。 同时,7款产品中有5款理财产品的期限为3-6个月之间,投资限额为5万元,收益在3.4%-3.8%之间。另2款产品期限则较长,分别为2年期和3年期产品。记者查阅了外资银行近期的理财产品发行记录发现,此前外资银行多青睐于发行期限较长的,如1年-3年的产品,近几周开始,投资期限逐渐缩短。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外资银行推行短期限产品是大势所趋,特别是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外资银行为了能获得更多的客户,开始降低理财门槛招揽客户,短期产品在当下更能迎合客户理财需求。同时,此前由于金融海啸的影响,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频现巨亏,这样也能降低产品风险,挽回银行理财声誉。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多数外资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为5万元,而中资银行理财产品在热销之余开始“挑客”,纷纷提高了理财产品的门槛,5万元的初级门槛已不多见,动辄1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甚至千万元的“起步价”令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 但是,外资银行仍然偏爱结构类产品,这类产品基本上都是保证本金的,浮动收益决定于产品挂钩标的的表现。金融界金融产品研究中心相关研究员表示,虽然外资银行承诺100%保证本金的基础上保证最低收益率,但是目前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在较长时间内投资股票市场风险较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