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稳中有降”的房价控制目标下达之后,该市的土地市场几乎与“高溢价率”绝缘,土地流拍频频闪现。继一周前曾经的热门区域望京一地块低价出让后,昨日(4月20日),北京两宗地块又现流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了解到,原定于4月20日开标的三宗居住用地,有两块流拍。从开发商的“不积极”不难看出,在调控下,开发商拿地愈发慎重。而一部分郊区项目价格的松动,更冲淡了拿地的热情。
开发商谨慎拿地
记者注意到,昨日入市的这三块用地均为住宅用地,且一共配建了近15万平方米的限价商品房。
其中,位于顺义仁和镇梅沟营村的两宗地块均因投标企业不足三家而流标。这两宗地块分别为顺义区仁和镇梅沟营村(北侧)地块住宅混合公建用地,规划建筑面积243218平方米,以及顺义区仁和镇梅沟营村(南侧)地块居住用地项目,规划建筑面积213168平方米,配建建筑面积125000平方米的限价房。
另一宗地块为密云县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西侧居住用地项目,规划建筑面积142568平方米,该宗地将配建建筑面积21400平方米的限价商品房。参与投标的企业中,仅东方帝景一家以3.508亿元的报价略高于该地块3.422亿元的底价。
北京土地市场的再度开闸并未缓解冷清局面。据了解,继4月19日顺义和大兴三地块率先入市以来,北京土地市场将迎来一个供地“小高峰”。但现如今,观望氛围还未散去,新一轮供地会不会再度遇冷?
对此,北京中原地产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本次出让的三地块都属非热点区域,特别是顺义地区流拍的这两宗地块,区域内交通环境尚未完善,关注的企业不多。“目前中小开发商资金受限,对非热点区域地块明显降低了关注度。加之其中一地块配建保障房比例较高,也影响了开发商对该块土地的兴趣。”
采访中,一位房企负责人表示,大面积配建保障房的地块对于开发商来说,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如今拿地最先考虑的依然是位置,远郊区县虽然供地较多,但目前大家都处于观望状态,这些区域房价的抗跌性较差,从而使开发商犹豫不前。”该负责人称,鉴于限价房盈利空间较低,几乎超过供地面积一半以上的大面积配比,更是让企业望而却步。
在张大伟看来,随着楼市调控的深入,3月份北京的房价已经实现了稳中有降,“预计最近几个月,特别是郊区房的降价趋势将会明显,所以开发商拿地也更谨慎。”
郊区房价日渐松动
昨日,北京市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市销售商品房面积264.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8%,降幅比1~2月扩大4.9个百分点。其中销售商品住宅192.2万平方米,下降27.3%,降幅扩大6.2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全市完成政策性住房投资86.4亿元,同比增长2.2倍;3月末,政策房施工面积2205.9万平方米,其中一季度新开工面积143.4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88.8%和1.9倍。调查数据显示,在不断加快保障房建设的同时,北京房地产市场结构已逐步调整。
而来自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调控价格指标公布三周来,二手房住宅签约套数6258套,期房住宅套数3260套,现房住宅签约套数535套,合计总签约套数10053套,环比调控目标出台前同期成交量10951套继续下调8.2%。
“目前我们起价为14300元/平方米,均价在16000元左右。”昨日,位于北京通州区某在售项目售楼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该楼盘年初均价在22000元/平方米,目前推出了30套特价房。
记者去年年底走访该楼盘时,该项目均价为19000万/平方米,当时也是推出了一个单元的特价房,为15000元/平方米。虽然实际降价空间并未如售楼人员所说那么大,但降价已迫在眉睫。
该楼盘的降价并非个案,在记者走访的5家通州楼盘中,相比年初的报价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每平方米下降1000元~3000元。
“目前北京城区虽然小部分房源议价空间增加,大部分价格依然坚挺。郊区县的成交价格部分已经开始松动,特别是通州、大兴等区县,价格下调幅度已超过2%。”张大伟告诉记者,这些降价的区域供应量、库存量都较大,且集中了较多中小开发商,资金压力开始影响销售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