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A股市场已经受了两次加息的考验以及中东乱局、日本地震等海外负面事件的冲击。当前市场,投资者还在经济下行风险、资金面松紧、海外经济趋势及金融地产估值提升的空间等多个领域存在分歧,对国内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继续从紧的担忧始终是市场挥之不去的阴霾。而唯独对CPI高企的判断却是一致的,对二季度是CPI的峰值的判断也是一致的。 笔者对市场比较乐观的原因是A股市场面临的最决定性的变化是旨在抑制通胀和调控房地产而密集出台的紧缩政策,在调控效果初现的情况下,其节奏有望趋缓,也就是说货币紧缩政策正在进入尾声。 国内资金方面,4月份货币市场迎来了年内的资金高峰,公开市场到期资金量达9110亿元。这一充裕的流动性条件,致使央行加大了回笼力度。在4月12日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发行了650亿元1年期央票,同时进行1400亿元28天正回购操作。同时4月份的外汇占款规模不容小视,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仍难有效完成流动性回收任务,预计本周五或下周五央行将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但是,笔者依然判断货币紧缩不会太多地影响货币市场的资金面,近期异常宽松的流动性局面也导致了货币市场利率的稳步回落。 海外资金方面,随着欧洲宽松货币政策退出,新兴市场经济依然强劲,新兴市场股票的估值相对较低,3月末至4月初资金开始回流新兴市场。近四周流入新兴市场基金的资金平均净额自去年12月以来第一次超过发达市场。4月4日至8日各类新兴市场基金净流入57亿美元,是自去年10月以来的最大单周净流入。伴随着资金流入,人民币升值也将持续。 如此背景下,A股的投资风格也有明显转变,去年创业板和中小板表现出色,但今年蓝筹股,包括银行房地产等表现较好,A股市场的格局和风格都在转变。笔者预期盈利增速超过中小板和创业板的大盘蓝筹股未来将会继续跑赢大盘,周期股的估值修复将持续并贯穿二季度。随着净息差扩大,贷款总量也在增长,而且坏账增长并不会明显显现出来,今年或将是银行业绩创历史新高的第五年。 今年每个月公布经济数据之前或者之后,股指都会有一次阶段性调整,主要是经济数据逐步成为央行调控政策的主要依据。对于市场流动性,央行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行调控,对于控制通胀,央行选择了加息。因此,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每个月上调一次存款准备金率,每两个月加一次息,这也成了规律。因此短期看市场在公布数据或上调准备金前后依然会震荡调整,但3000点却应有足够支撑。而支持上述逻辑不被破坏的最大风险因素在于原油价格不能升破120美元/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