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之争还是道德讨伐?
2011-03-31   作者:  来源:南方都市报
 
【字号

    对于每一个作者和出版商来说,也许你面临的不是一个道德题,而是一个技术发展、商业进步乃至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题。
  最近,作家和出版商同盟们因为百度文库的版权问题,对百度发起了口诛笔伐。参战者包括我最喜欢的一些杂文作者,如韩寒、李承鹏等。喜欢归喜欢,我并不能接受他们把这场版权之争上升到道德高度的做法。在他们这些作家生花的妙笔下,百度乃至李彦宏个人被描绘成一个为富不仁、巧取豪夺的典型。韩寒写道:“你们都那么富有了,为何还要一分钱都不肯花从我们这个行业里强行获得免费的知识版权?”李承鹏则更直白:“偷即自由搜索,这是李彦宏人生词条。”
  对百度的道德指责由来已久,这次作家们参战,只是更惹人注目而已。百度的“竞价排名”体系一向为人诟病,很多人指责它是为假冒伪劣商家们大开方便之门。本来,这也不成为一个问题。你认为百度的竞价排名不可信,你不要用它就是了。大家都这样,市场自然会淘汰那些恶名昭著的厂家。反过来,如果你一面抱怨它的搜索信息有水分,一面又忍不住使用它,那你又怪得谁呢?不过,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信息搜索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百度以前最大的竞争对手,一家以“不作恶”为信条的美国公司,因为不能遵从国内某些法规,它的搜索业务已经被排除得基本出局了。尤其拿另一家公司的“不作恶”来对比百度,就更容易看百度浑身是疮疤,上下不顺眼了———哪怕在中国的现实商业环境下,百度并不在道德最败坏的那些公司的行列里。
  我得声明自己不是也不准备给百度和李彦宏的道德水平背书。问题的关键是:从信息技术发展的大势看,传统意义上的作家和出版社必定消亡。这是哪怕聪明才智如韩寒这样的作者也不可能逆转的。整个事情和百度的道德水准关系不大。
  就在中国的出版界和百度打得不可开交的同时,大洋彼岸,美国的出版界和谷歌的官司也如火如荼。3月22日,美国联邦巡回法院的法官推翻了谷歌和出版界此前已经达成的一项和解协议,认为该和解方案“明显将赋予谷歌权力,在没有得到版权所有人许可的前提下,对整本书的内容进行利用。”说直白点,美国的法官认为,谷歌正在实施的所谓“谷歌文库”项目,也是对版权所有人的侵害。从性质上来说,这种侵害和百度文库所做的没有根本差别。
  我猜想会有人出来反驳,举出许多细节来论证,谷歌文库和百度文库是多么地不同,论证谷歌是多么“不作恶”而百度是多么地“作恶”。举谷歌文库为例,不是为了给百度文库垫背,当挡箭牌。我希望大家能够明白的一点是:以谷歌的搜索为代表,一种新的知识产权形式正在萌芽,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和旧有的作者和出版商集团发生根本利益冲突。就像数码相机和胶卷产业的冲突、MP 3和传统唱片业的冲突一样。作为作者和出版商,你不能因为某一家公司在具体做法上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错误地把一切板子都打在这家公司及其负责人头上,乃至忽视了大的趋向。
  美国巡回法院法官在推翻谷歌文库有关协议的判决中,同时也写下了这样内容的评语:谷歌文库的确有许多好处,它会给图书馆、学校、研究人员和社会弱势群体打开一扇更为广阔的大门,让他们有机会利用更多的书籍;而作者和出版商们也将会获得新的读者群体,发现新的收入模式。对上述评语,我深表赞成。我而且相信,一个开放、自由、免费的阅读平台必将在不久的将来建立。即使谷歌不做,百度不做,现在这些公司都不做,也必然会有应运而生的其他企业或组织来完成这项工作。对于每一个作者和出版商来说,你面临的不是一个道德题,而是一个技术发展、商业进步乃至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题。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创新”中国版权? 2011-03-29
· 网络分享应以尊重版权为前提 2011-03-28
· 一首歌包含了哪些版权? 2011-03-16
· 侯小强微博叫卖30部作品版权 2011-03-04
· 版权保护: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保障 2011-02-14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皮海洲:支持李荣融炒炒股·[思想]叶建平:促进消费的前提是改善民生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