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的真正精神是一种愉悦的反抗,摆脱传统、习俗、权威、厌倦,甚至愁苦,一切限制人类的灵魂,阻碍灵魂自由飞翔的事物。
“爵士乐即是自由。”
爵士是源于新奥尔良的本土艺术形式
音乐早在为我们理解之前,就深受我们喜爱。我就读惠顿学院时,学生必须遵守一项协议(大家所谓的“保证”),戒绝饮酒、吸烟,还有——在那时——跳舞,当时我觉得,学校对“自由的负责任利用”实际上就是对自由的打击。逃出幽闭的校园,我在芝加哥市中心的“绿磨坊”、“爵士乐橱窗”这些俱乐部里,在声嘶力竭的呐喊、在觥筹交错,在香烟的缭绕中,闻到了一种释放的气息。
淋漓在爵士乐中的那些夜晚,在我的脑海中刻下了永久的印记。乐师们用乐器宣泄出自己的与众不同,陶醉在他们的民主中,我摇头、跺脚、打着手指。这样的娱乐,看起来并无丝毫“保证”所抵制的“低俗、媚俗、暴力”,反却自然、新鲜,大胆——直到现在也是如此。几年后,我明白了,除却愉快的乐音,这种音乐为什么让我心神荡漾。“爵士乐即是自由。”伟大的艾灵顿公爵如是说。爵士和一切形式的音乐一样,散发着人文精神的气息,但独特在由非裔美国人对自由的呐喊编织而成:经受过艰难险阻,充满活力,给人以美的感受。
凯文-怀特黑德在题目中掷出一个重磅问题,让读者去期待一个重磅答案。《为何是爵士乐?》的目标是:“倘若您初识音乐,本书带您走进音乐世界;若已有所领悟,就帮您更好地欣赏爵士。”全国公共电台新鲜广播频道爵士乐评论员怀特黑德,在众人仰慕之下,利用时间顺序组织的问答形式,完成了这个目标。他的叙述滴水不漏、言辞优美,追寻各种流派的行迹,明析各大师的地位,详解声音的剖析,勾勒重要的场馆——观众不论是对爵士疑惑,还是心存好奇,这部书都会让您受益匪浅。现在,我可以从更多角度倾听爵士乐演出,尽管音乐理论仍旧让我头疼不已。
爵士是源于新奥尔良的本土艺术形式,作者却点出,它“超脱现有音乐”而发展,将非洲音乐的复杂旋律和欧洲音乐的和谐与演奏方式结合在一起。从各种族融合而成的乐队,到黑人骄傲的作曲,到公民权利运动的抗议,爵士乐都在我们的民主社会中发挥了重大的平衡作用。哈莱姆文艺复兴历史专家罗格斯在其1925年的文章《国内爵士乐》中,深刻描述了爵士乐的多元文化现实及影响:“爵士是矛盾的奇妙结合:至少从现代人文角度看来,人性得无法产生激烈种族分歧,国际得无法民族,在国外流传太广而无法有特定的家园。尽管如此,爵士乐仍有四分之一的美国血统,四分之三的美国黑人血统,它生于码头和城里的贫民窟,却是没有母亲的孩子。”
怀特黑德的笔下,爵士乐是一种无法预知的现象,就如同希腊海神普罗透斯,总是变换着形状,从周围吸收营养,同时给环境带来改变。讲爵士乐,就必须提到蓝调,乡村,摇滚,嘻哈和流行。怀特海德用其生花妙笔告诉读者,爵士尽管相对说来比较年轻,却如何在节奏、旋律和形式上有过天翻地覆的改变——而一直保持透明,保持变化,还有,保持乐趣。
《为何是爵士乐?》一书硕果累累,却未给出爵士乐理应得到的重磅答案。它没有解释,为什么学生年代我会在芝加哥的夜店里流连忘返。我再次转向罗格斯,在爵士还是星星之火的时候,他就已然觉察到了它那种自由的本性。
爵士乐的真正精神是一种愉悦的反抗,摆脱传统、习俗、权威、厌倦,甚至愁苦——一切限制人类的灵魂,阻碍灵魂自由飞翔的事物。发明爵士乐的黑人称他们的歌曲为“蓝调”,他们无法讽刺,也不能欺骗。爵士乐就是他们爆发性的尝试,抛弃阴郁,拥抱快乐,无忧无虑的快乐,甚至当他们地位卑贱、身心忧伤,也是如此。所以,它才会成为现代社会中治愈倦怠的良药,成为这个被现代机器操纵、被公约束缚社会中的桃花源。它是面对压抑时,情绪做出的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