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避风险 寻找寿山石的价值洼地
2011-03-04   作者:  来源:寿山石文化网
 
【字号

    自从金融危机之后,国内艺术品市场经过短暂的阵痛,在中国古代书画板块的带动下行情逐步攀升,书画、陶瓷等权重板块毫不迟疑的跨入亿元时代,时值今日,天价已是常态,市场竟似有些麻木,纷纷揣测那些品类哪些藏品有望刷新纪录,再创新高。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中,寿山石价格也水涨船高,此轮行情的表现可圈可点。2010年,仅福建省民间艺术馆举办的寿山石专场拍卖,总成交金额就高达5188万元;再加中国嘉德国石国艺专场中寿山石总成交金额为2012万元、以及北京保利雅印聚珍当代国石专场中寿山石总成交金额为2670万元、;另有北京瀚海、西泠印社、上海朵云轩各举办一场印石专场拍卖,仅国内大型拍卖机构组织的印石专场,寿山石藏品的总成交金额已达1.09亿元,较09年同比增长124%。另有3件清早期的寿山石在拍出了千万元级别的价格,一举将寿山石市场领入千万元时代。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整个寿山石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该如何把握自己的收藏,成了每个收藏爱好者都无法回避的课题。

  击鼓传花,花落谁家?

  在媒体的报道中,很多市场分析人士都论述过当前市场火爆的必然性,认为这里既有国力增强、经济向好的原因,也有资本对文化艺术的认知度提高、积极参与到艺术品市场中的原因;也不断有人提醒收藏爱好者警惕泡沫、防范风险;而大部分收藏爱好者看着这行情一路高歌猛进,更多的是惊讶和质疑,对艺术品市场的信任度愈发的降低。这种现象在寿山石市场中更为突出,很多收藏爱好者都认为目前寿山石行情,炒作因素太高,有幕后推手在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实际上,艺术品收藏本身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过程,即便如王世襄这样的大家,也要“散藏”,将一生的珍爱流转他人,这是一个良性的传承。然而艺术品市场在任何时期都有恶性炒作,部分藏品“击鼓传花”的节奏过快,频繁换手推高成本,泡沫就此产生,这时买家若只想如何升值却忽视藏品本身是否具备收藏的意义,那么风险毋庸置疑,最终很可能“割肉”也无法变现,被迫做了“收藏家”,前期黄龙玉即为前车之鉴。投资者为避免自己接到最后一棒,在本轮行情中不约而同的将目光集中到艺术精品上,寿山石市场也不例外。这些藏品的稀缺性以及众多买家的高度认同,在当下即具备一定的保值功能,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虽然成本较高,短期未必会有收益,但是以时间换空间,未来或有较大的想象空间。投资者认为,当前艺术品市场最大的风险不是买到天价藏品,而是买到“天价商品”,因此情愿追高买精品,也不愿将资本浪费在“艺术商品”之上。

  价值回归,挖掘文化潜力

  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精品本就稀缺,又受到资本的广泛关注,价格上涨毫无悬念。目前价格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的寿山石,是否已将普通收藏爱好者拒之门外了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目前市场中,仍有很多价值洼地尚待收藏爱好者发现。当前市场中,寿山石的材质价值主导了藏品的价格,原材料的价值在现阶段已经被充分挖掘,市场上原石的价格甚至超过成品,“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极为普遍。但是市场中也出现较为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一方面大多数成品的价格还停留在原石价格与雕刻工钱简单叠加的初级阶段,一些工艺不佳的藏品也少有人问津,另一方面颇具艺术效果的寿山石则很容易受到收藏家青睐,能够发现艺术价值就是市场的机会所在,同时这也是寿山石的出路所在。以福建省民间艺术馆在2010年主办的寿山石专场拍卖为例,春拍时期一枚民国时期“毛忆”款善伯洞石博古方章,质地、雕工、篆刻当数上乘,最终却仅以6000元成交,可见当时市场的麻木;到了秋拍时期这种现象就有所改观,一对老高山对章,雕刻伏虎罗汉,神形兼备,古韵十足,虽然略有杂质,也受到藏家的重视,以9000起拍竞价十余次,最终以4.26万元成交;在艺术馆的迎春专场上,出现一枚方介堪的篆刻作品,印文 “好古敏求”,作鸟虫篆,石质、色彩无出众之处,唯篆刻、薄意俱臻化境,更有收藏家专为此件藏品而来,志在必得,拍完即走。此类具备艺术价值并且有一定历史价值藏品目前价格相对当代寿山石藏品来说并不高,但是所蕴含的巨大潜力值得收藏爱好者关注,相应的,收藏此类藏品对收藏爱好者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实际上,经验丰富的收藏家们一直在做的,就是发现价值这一件事,新进资本,也因对风险的厌恶,力求确保投资标的价值,往往比消费型收藏更加谨慎。寿山石与其它收藏品类相比一直不温不火,在秋拍时期突然发力,这也是艺术资本在整个艺术品市场寻找价值洼地的必然结果。在具体标的的选择上,收藏家与艺术资本的选择更是趋于一致,即材质价值、艺术效果、历史意义并重,甚至部分藏品已经突破材质的桎梏,纯粹因为雕刻艺术与历史意义而受买家青睐,这与传统寿山石收藏爱好者过度看重材质的理念截然不同,随着收藏爱好者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的提高,这种收藏趋势会更明显。但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雕刻家本身并不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通过炒作而身价百倍,或部分作品因选用优质材料冲出高价,获得部分资本的盲目追捧,或那么这些艺术家“生产”的大量“寿山石商品”,其价格飞涨就值得收藏爱好者警惕,这才是市场最大的风险所在。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寿山石:一块石头的价值 2010-09-25
· 寿山石收藏升温 价格稳步走高 2010-09-10
· 福建省:寿山石雕拍卖反应冷淡[图] 2009-01-19
· 寿山石奥运特许商品"中国牡丹印"亮相 2007-12-28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