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挂钩产品预期收益可期达12%
2011-02-28   作者:  来源:投资者报
 
【字号

    利比亚关闭了该国6%的石油产能。
  这一消息发布不仅推动国际油价飙升,而且对近期与石油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说犹如注了一剂强心剂。
  截至北京时间2月23日下午5时,纽约商业交易所石油价格报98.11美元/桶,上涨2.85%,创下两年来新高。根据罗杰斯对于商品市场十年牛市的预测,一切或许只是刚刚开始。
    对于与石油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来讲,最近三个月,也只是一个起点。翻看过去此类产品表现,收益表现不佳,跟同为大宗商品的黄金类挂钩产品,表现相差甚远。
  2010年11月初,原油价格上涨加速,银行发行的与石油挂钩产品设定的预期收益明显高于上半年。在这场风波来临之际,这些银行理财产品现在表现如何,最大的风险来自哪里?

  油价上涨诱发发行翻倍

  从渤海交易所原油价格月线走势图上不难看出,最近这半年里,原油价格整体趋势上涨,2010年11月开始加速上涨。截至今年2月份未足一个月,涨幅已居最近半年之首。
  油价凶猛上涨的势头,给与石油价格挂钩的银行理财产品带来了福音。根据普益财富数据统计显示,进入下半年以来,期货现货类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放大。
  一般来讲,结构型产品之中,股票投资类居老大的位置,二分市场。其后汇率和利率产品又占去三成。
  期货现货之中,由于黄金价格屡创新高,同时带动了黄金挂钩类产品的发行。其余大宗商品之中,农产品和石油类占比相当,而石油类产品占比又略大于农产品类。
  去年上半年仅为10只的发行数量,而下半年至今,发行规模已为同期的两倍。外资银行占据发行主体,中资银行之中,仅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为主要发行。

  到期收益工行赢家

  同黄金挂钩产品相比,石油价格挂钩产品的表现远远不及。到期产品之中,最高收益率仅为2.75%,是工商银行的一款三月期理财产品。产品名称为“珠联币合”浮动收益理财产品2010年第1期,挂钩现货石油价格。
  同样到期的四家中资银行和一家外资银行之中,三款产品未达预期收益,两款产品收益仅为0.1%。
  其中,中信银行的中信理财“智赢四号”石油联系A款,产品年化收益率2.69%,已经是整体收益排名的第二名。尽管如此,该产品最高预期收益率为8.25%,显然,该行的投资研发团队,对预期值估计过高。
  中国银行的中银进取09003B—美元标普高盛原油和铜超额回报指数挂钩产品,在石油挂钩产品之中,属于高风险,预期最高收益较难实现的产品类型,最终收益率仅为0.1%。一年期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仅设定为4.5%。
  石油挂钩产品的整体到期收益表现差,不仅让人回想起黄金产品的相同情况。去年年中,黄金价格上涨,却有不少黄金挂钩产品收益不佳。经过半年的时间,黄金产品收益终有所起色。在银行投资和研发理财产品部门稳定的前提下,最近一年的该类产品表现,可以作为日后产品表现的重要参考。

  未来收益可期最高12%

  根据普益财富提供的数据显示,最近发行的石油价格挂钩理财产品,未到期的产品中,预期最高收益设置较之前提高50%左右。从8%到12%的收益率变化。
  光大银行的阳光理财A+计划2010年第九期产品1,是最近一年发行的石油挂钩产品中,收益最高的产品,但从产品结构中不难看出,属于挂钩一篮子大宗商品价格,同样挂钩于黄金价格,也是该产品预期收益设置较高的原因之一。
  在新发行的石油挂钩产品之中,外资银行的石油挂钩产品,收益表现优于其他中资银行。然而,理财期限普遍较长,对于石油价格的长期上涨优势来看,不免存在投资机会风险。
  从以往结构型产品发行规律来看,在市场价格趋势确定之后半年内,根据银行理财产品设计的周期,市场才可能出现成熟的相应产品。作为投资者,不妨趁此段时间,更进一步地了解产品的性质,再出手选择投资。

  风险提示不容忽视

  石油挂钩类理财产品,在银行理财产品之中,属于结构型产品,而结构型的产品风险指数是所有类型中最高的。在选择此类理财产品中,风险意识应该从始至终放在第一位。
  选对了银行,更重要的是选择产品。购买过程中,不妨问三个问题。
  第一问:是否保本,从2010年的银行理财产品来看,结构型产品有风险降低的趋势,不少挂钩产品也可以保本,不过这样的保本是在牺牲一定高收益的情况下。如果投资者承受能力较强,需要进一步了解,不保本最低本金损失额度,如果属于不限本金损失的产品,选择一定要谨慎。
  第二问:看涨还是看空。挂钩产品的特点,就是不仅可以看涨还可以看空。观望市场价格趋势,短期回调的市场,选择短期看空产品。
  第三问:是否是设计复杂的一篮子产品。在过去的一年里,银行发行的石油及黄金挂钩产品之中,出现了一些设计复杂的一篮子产品,这种设计,增加了最终预期最高收益率的判定难度。不同的商品价格走势很难做到节奏完全相同。一旦一篮子产品中,有一种商品价格走势有悖于当初判断,整只产品最终收益都有影响。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1月银行理财产品仅4%跑赢CPI 2011-02-21
· 投资理财产品宜短不宜长 2011-02-18
· 并非所有投资者都适合购买短期理财产品 2011-02-18
· 仅5%的银行理财产品跑赢1月CPI 2011-02-17
· 中小银行跟风上调理财产品收益率 2011-02-17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