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主义到零碳艺术
丹麦建筑的前世今生
2011-02-25   作者:记者 杨敬忠 报道员 雷霏/哥本哈根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资料照片
    丹麦建筑是一个引人入胜的研究课题。因为不管是从宏伟的皇家城堡到简约的乡间别墅,或是从中世纪的教堂到塑料制成的现代科技实验性住房,你都可以在丹麦找到。
  丹麦建筑的特点在于它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及艺术与功能的完美结合。它既是地理环境、气候和自然资源相互作用的结果,也与历史、文化和民族传统息息相关。

  古典主义盛行的历史见证

  丹麦建筑起源于北欧海盗时期。中世纪时,罗马式、哥特式教堂先后在丹麦各地兴起。在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1577—1648)统治时期,不但兴建了很多宫殿,还对哥本哈根进行了整体规划。这些规划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荷兰文艺复兴建筑样式的影响,因此从城市的建筑到河道的布局都能看出荷兰风格的印记。18世纪初期,意大利巴洛克风格对丹麦建筑产生影响,现在的哥本哈根歌剧院及腓特烈斯贝(Frederiksberg)皇宫仍具有明显的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特征。直到19世纪,在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影响下,丹麦才慢慢形成自己的建筑风格样式——民族浪漫主义。其代表人物J?D?赫霍尔,采用哥特式建筑的某些原理,设计了哥本哈根图书馆。
  1930年,斯德哥尔摩国际博览会后,丹麦兴起了现代建筑运动,市镇建筑中出现了国际风格样式的公寓、住宅、工业建筑和文化设施。
  直到20世纪中,丹麦功能主义的高度成功才让丹麦建筑走上世界舞台,同时产生了不少杰出的建筑家。

  世界建筑大师的摇篮

  工业革命后,丹麦人接收了现代主义的设计思想,但他们没有一味地模仿和沉沦在那股国际风格的浪潮中。他们始终立足于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观念和生活方式,对现代主义的种种缺陷大胆提出质疑,积极进行探索和改革,最终以独具特色的设计风格征服全世界。其代表人物有雅各布森(ArneJacobsen)。
  雅各布森是第一位将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导入丹麦的建筑师,他将丹麦的传统材料与国际风格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哥本哈根地标性建筑作品,其中就包括哥本哈根市中心的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皇家旅馆。雅各布森为这个建筑进行了从内到外的整体设计。他把家具、陈设、地板、墙饰、灯具、门窗等细微部分看成跟建筑总体及外观设计一样重要。他的大多数设计都是为特定的建筑而作,因而建筑外观与室内环境浑然一体。
  雅各布森还是“丹麦功能主义”的倡导人,他的作品十分强调细节的推敲,以达到整体的完美。他不只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之一,同时在家具、灯饰、衣料以及各式各样的应用艺术上皆有深切琢磨与成就,成为享誉国际的传奇人物。
  另一位丹麦建筑设计师约翰?伍重(JornUtzon)被后人评价为世界十大“建筑鬼才”之一。其最具有影响力的代表作就是大家所熟悉的悉尼歌剧院,他用近乎荒诞的天才手法设计了这座深厚的艺术杰作。悉尼歌剧院是现代建筑走向多元化的标志之一。
  约翰?伍重的另一作品、位于哥本哈根市郊Bagsvaerd的教堂强调了对区域特色、多元文化、地区地理、气候和材料差异的重视,突出建筑设计的多样化与人文意义。
  伍重十分注意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中学习有用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建筑设计中。他以同类型的单体建筑创造出了丰富的群体组合,其在丹麦东北部赫尔辛格市西郊设计的金戈居住区就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作品。此后,丹麦不少住宅区都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
  约翰?奥托?冯?施普雷克尔森(JohannOttovonSpreckelsen)是享誉世界的丹麦著名建筑设计师,其代表作是巴黎新凯旋门。新凯旋门在几何性、高技术和对光的利用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新现代主义特征。
  沿着前辈们的脚步,传承其设计理念,丹麦建筑师们在寻求功能与美学的和谐中大胆尝试新的方式,保持人文精神,将传统与现代融合,将本土与外来融合,将技术与艺术融合,在国内外赢得大量设计项目,取得很大成就,实现不断创新与超越。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如今丹麦式建筑已不仅仅是指建筑本身,而是一种注重细节和人性化的设计,是一种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从城市规划、国家剧院到普通住宅,丹麦建筑设计的精髓在于它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区别于其他标志性建筑风格,丹麦式建筑设计更注重其功能性及建筑与周围环境或所在地区之间的联系。
  在丹麦,建筑师认为最好的建筑应该围绕用户的需求进行打造,应该是建筑去适应人,而不是人去适应建筑,同时建筑设计应该考虑到每一个人以及大众的需求。因为你不只是在为居民建造一座房屋或者仅仅是为了那些将要使用这些房屋的人们,而是为了整个社区。
  现代丹麦建筑不仅仅拥有古朴典雅或简约浪漫的外形,更处处让人感受到人文的关怀和与自然的和谐。建筑与它的环境紧密融合,充分展现了自然关照和社会功能。

  可持续建筑大行其道

  早在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建筑最重要的议程之前,丹麦就已开辟了其在节能建筑领域的领先地位。除了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原因,这还跟丹麦在20世纪70年代所经历的石油危机有关。
  石油危机所造成的毁灭性影响,使丹麦在建筑节能设计和技术方面的革新如异军突起,建筑理念与建筑艺术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建筑师们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诸如节能、环保、碳中和、亲和力和建筑的现代化等方面。现在,“设计打造可持续建筑”这一理念决不是为了逢迎媒体和商业环境而喊出的空洞口号,而是被丹麦建筑师们作为一个核心信条来奉行,并成为丹麦现代建筑的“圣经”。
  事实上,自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丹麦就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节能建筑法规。完善的法律和标准规范体系,健全的建筑工业化政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支持政策等使得建筑师们的科学设计理念得到了更好的实践和发挥。

  零碳节能引领当代建筑艺术

  2009年11月落成的丹麦第一座零碳排放公共建筑——“绿色灯塔”是丹麦作为世界上实现碳排放20年零增长的国家,致力于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和低碳建筑实践的一个成功范例。
  “绿色灯塔”坐落于哥本哈根大学校园内,是按照“积极的房子”的原则建造的,集休闲和会议服务等功能于一身,可以实现能量自给。太阳能是灯塔主要的能量来源。灯塔顶部覆盖的太阳能电池板能为水泵、照明、取暖等设施提供电力。该建筑采用的热回收系统、绝缘墙壁、保温玻璃等,在为建筑提供适宜温度等的同时,也高效利用了能源。据测算,“绿色灯塔”对能量的消耗降低到正常水平的75%。
  “绿色灯塔”作为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样板建筑,在实现零碳排放、降低能耗的同时,也开拓了全新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2010年6月,丹麦第一座被动式正能量建筑在距离首都哥本哈根市区西北30公里外的斯坦洛埃斯区落成。这里是欧洲最大的低能耗区域,整个区域完全建成后,将会有750座这样的节能屋。这里的建筑不仅仅是一个个能降低能源使用量的被动式节能屋,其产生的能量还大于其消耗的能量,剩余的电能可传输回国家电网。
  被动式正能量建筑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阳光,通过高超的节能设计和先进的太阳能技术,它实现了能量自给和输出。
  如今,被动式节能概念在欧美已得到广泛推广,它致力于在尽量降低人工能源使用的基础上,降低供暖制冷等的能耗。但被动式节能屋超低的能耗还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节能环保需求。被动式正能量屋更进了一步,它不仅保证了低能耗,而且还额外“生产”能量。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前进的方向,将来我们也应该这样建筑房屋,”丹麦第一座被动式正能量屋的设计者芬恩?克里斯滕森说。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丹麦:女王抽象派画作在网上拍卖 2011-02-18
· 2010年中国赴丹麦游客增28% 2011-01-25
· 丹麦“蚂蚁牧场”探秘 2011-01-14
· 解读丹麦式时尚 2011-01-07
· 丹麦没有腐败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2010-12-13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