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金价上涨,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陷入动荡混乱局面,世界经济随时面临“紧急刹车熄火”……地缘危机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国际经济格局,导致世界资源重新分配。
中东和北非局势紧张,大宗商品格局分化严重,地缘政治危机在强劲上拉原油和黄金价格之后,也逐步显现出另外一种效应——原油价格的暴涨引发了投资者对经济增长的担忧,加之市场的抗通胀预期,国际上投资大宗商品的资金纷纷产生强烈避险需求,流出商品市场,期货市场上农产品和有色金属的“领头羊”——铜,均出现大幅下挫。
地缘危机作为当代大国博弈的一个重要因素,会从多个方面影响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导致世界资源重新分配,从而对大宗商品产生深远影响。
金本位结束拉开大宗商品震荡大幕
回顾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国际政治大事件,这种影响可见一斑。
自二战结束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大宗商品领域一直没有大幅波动,“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黄金兑换价为每盎司35美元,石油为每桶5美元—7美元。价格维持固定不允许波动,石油价格也一直处于较低的稳定水平。
由于美国在越南战场上的失利,国际收支不断恶化,黄金储备不断减少,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102.1亿美元)仅是其对外流动负债(678亿美元)的15.05%。此时美国已完全丧失了承担美元对外兑换黄金的能力。由此以来,维持大宗商品价格稳定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被美国单方面宣告结束,西方主要货币的汇率进入自由浮动阶段,金本位的结束开启了大宗商品领域的全新时代,大宗商品从此步入大幅震荡。
石油危机曾多次触发经济危机
20世纪爆发的第一场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便是1973年6月10日—10月26日的中东战争。这次地缘政治危机导致了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原油价格从每桶3美元暴涨到10美元,此次石油危机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14%,日本的工业生产下降20%以上。
为了克服此次危机的不利影响,美国采取了美元贬值的策略,使得黄金价格上涨一度达到300%。与此同时,此次美元贬值也为地缘政治的动荡埋下了导火索,美元贬值让中东国家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中积累的巨额财富大幅缩水。
伴随着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及伊斯兰革命和1980年的两伊战争,紧张的地缘政治局势激发了第二次石油危机,原油价格从每桶14美元涨到35美元,避险资金的涌入使得黄金价格在1980年创下了870美元每盎司的高点。此次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石油危机同样给西方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使得伦敦的铜价从每吨3100美元一路下跌到1400美元,带动其他金属、工业原料纷纷走弱。
紧张局势致大宗商品金融属性不断增强
面对石油危机对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造成的重创,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夺取国际石油市场话语权、定价权,美国在1991年发动了海湾战争。与以往几次不同是,海湾战争并没有引起原油价格长时间的大幅波动,相反,海湾战争后,美国有效拓展了在国际原油市场的势力范围。
为维持经济发展,美国政府希望将原油价格维持在较低水平,同时随着前苏联解体,全球范围内的地缘政治紧张局面得以缓解,这两个方面使得原油价格在1991年到2000年间始终维持在每桶20美元左右水平,地缘政治的缓和为其他大宗商品上个世纪90年代的相对平稳走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以及新兴市场国家和俄罗斯的崛起,美国的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地缘政治格局再度紧张。在20世纪90年代的和平氛围中得以飞速发展的华尔街金融势力,也在21世纪显示出纵横驰骋商品市场的强大能量。
受此影响,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大宗商品金融属性不断增强,热钱全球流动使大宗商品波动幅度明显加大,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消息传播更加便捷,市场对于突发事件反应更为敏感。
世界经济面临“刹车熄火风险”
总之,中东地区作为世界的“火药桶”,其地缘政治因素的剧变,从生产、运输和资源控制等诸多方面首先严重影响“工业血液”原油的供应,继而令世界经济随时面临“紧急刹车熄火”。
美元下跌,金价上涨,通胀加剧,货币政策从宽松到紧缩,资金加快“流窜作案”,农产品等冲高暴跌,这些价格的巨幅波动,或许将使全球大宗商品市场陷入动荡和混乱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