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Vs卫哲 阿里巴巴高层动荡录
2011-02-25   作者:记者 李静 肖莹莹/北京报道  来源:经济参考报
 
【字号

    阿里巴巴高管团队集体引咎辞职,这一公司内部认识地震在互联网上引发了一波关于诚信的余震。图为位于杭州的阿里巴巴集团总部。记者 鞠焕宗 摄

  民间故事《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向人们讲述了一个樵夫智斗大盗的经典故事,而在现实中的阿里巴巴,同样不乏“精彩片断”。
  
  马云说,这是一个好时代,是一个谁都不愿错过的时代!但在一个好时代里,因为机会与挑战并存,也往往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例如此次阿里巴巴因欺诈门掀起的高层动荡事件,令整个行业都始料未及。
  而卫哲的离去也颇有一些英雄悲情的意味。尽管马云口口声声宣称是为了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和诚信原则,所以不得不“刮骨疗伤”,但因为一个多月之前发生的“欺诈门”事件而选择在现在的时间点去搞这么大动作,还是引发了人们的种种疑惑和猜想——究竟在这背后发生了什么?

  惊——“欺诈门”引发高层换血

  “阿里巴巴公司CEO卫哲等人辞职了!”2月21日传出来的消息震惊了整个业界,在上市公司中,如此高层的管理者纷纷辞职,无法不吸引人们的关注。
  而辞职的原因竟是阿里巴巴存在欺诈事件。
  阿里巴巴B2B公司(1688.HK)当天发布的公告宣称,阿里巴巴B2B公司发现从2009年底开始,平台客户的欺诈投诉有上升趋势,调查显示,部分销售人员为追求高业绩,故意纵容或疏忽,允许部分外部分子进入阿里巴巴会员体系,有组织地进行诈骗,共有100名销售人员牵涉其中。
  阿里巴巴的信息披露说,经调查,2009、2010年两年间分别有1219家(占比1.1%)和1107家(占比0.8%)的“中国供应商”客户涉嫌欺诈。这些公司大都在阿里巴巴网站上发布价格极低的热门消费电子产品,通过低价、非常具吸引力的价格,较低的最少购货量和相对不安全的付款方式进行交易。阿里巴巴的统计显示,这些欺诈事件的付款金额平均少于1200美元。如今这些账户已经被全部关闭,并已经提交司法机关参与调查。阿里巴巴董事蔡崇信称,公司如今已拿出170万美元对2249名受害者进行赔偿。
  为了维护阿里巴巴“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也因此引咎辞职,公司董事会也已批准了其辞职请求。此外,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邓康明因在问题发生期间担任上市公司人力资源总裁,也引咎辞去CPO职务,降级另用。阿里巴巴B2B董事会任命陆兆禧兼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集团任命彭蕾兼任集团CPO。
  受此事件影响,阿里巴巴股价当日低开低走,创1个多月来收盘新低,跌幅为8.63%,成交10.90亿港元,也创下了2009年9月以来新高。
  针对该事件,当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也发了一封内部邮件,称“阿里巴巴从成立第一天起就从没以追逐利润为第一目标,决不想把公司变成一家仅仅是赚钱的机器,宁愿没有增长,也决不能做损害客户利益的事,更不用提公然的欺骗。”

  疑——卫哲究竟为何出局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质疑,针对这样的一个欺诈事件,竟使得公司CEO、COO以及CPO纷纷引咎辞职,这处罚会不会有点重了?尤其是CEO卫哲,不仅其职位高,能力更是得到很高评价:24岁就担任上海万国证券公司(现申银万国证券公司)资产管理总部副经理,并在普华永道以及百安居任高层,对于阿里巴巴当年的上市更是功不可没。
  新浪网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尽管64.3%的人认为阿里巴巴重拳维护诚信,值得支持,但仍有48.8%人认为阿里巴巴对高管处罚过重。艾媒市场咨询董事长张毅就认为此举阿里巴巴“牺牲有点大”。
  有很多业内人士开始猜测,仅“欺诈门”事件或许并非卫哲辞职的真正原因,在阿里巴巴的“价值观论”之外,这里面可能还有不为人知的事实。京东商城CEO刘强东就在微博上称,“我觉得卫哲辞职和价值观肯定没有什么关系。”
  “事情没那么简单。”资深互联网分析人士洪波对本报记者分析说,两位高管辞职时机的选择毕竟蹊跷,“阿里巴巴的公告显示,近一个月前阿里巴巴B2B公司查实2009和2010两年间分别有客户涉嫌欺诈。但为什么时间点会选在现在?”他认为,目前阿里巴巴对外披露的信息非常有限,也让人无从猜测。但与同时,他也认为阿里巴巴2010年第四季度的业绩不会太如意。
  “但马云此举真是非常高明。”洪波分析说,通过该事件,不仅最大程度地缓解了企业的公关危机,同时减轻了资本市场的冲击,还获得了诚信负责的美名。
  “如果说因为B2B的假货让卫哲引咎辞职,那么淘宝C2C上的假货又何止0.8%,如果说是价值观差异,那么身为CEO的卫哲对马云还不能望其项背?”有人发出如此质问。
  那么导致卫哲辞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有人猜测这是阿里巴巴内斗的结果,称其内部争斗“很厉害”。一方面身为企业创始人的马云和身为职业经理人的卫哲在企业的经营理念上存在矛盾,尤其在去年马云与雅虎控制权之争中,卫哲曾表示:“阿里巴巴已经不再需要雅虎。”因此被人质疑身为职业经理人的卫哲说此话是否合适。另一方面,根据阿里巴巴上市时披露的信息,进入阿里巴巴仅一年的卫哲占有阿里巴巴股份的1%,这一持股数,仅次于创办人马云,有人猜测或许会因此遭到马云或者其他公司高管的排挤。
  但也有认为卫哲是由马云介绍进入阿里巴巴的,并且与马云私交不错,双方存在矛盾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事件发生后,曾经短暂加盟雅虎中国后来突然辞职的谢文就指出,从阿里巴巴的历史来看,这一人事变动也不稀奇,“这是阿里巴巴公司内部各种力量、规则等在扭曲后进行的新平衡。”而张毅也猜测说,卫哲或许是阿里巴巴股东内斗的牺牲品。而《福布斯》杂志也称,卫哲或是雅巴之争的又一牺牲品。
  一位了解阿里巴巴的内部人士则对本报记者称,该事件是去年马云与雅虎对阿里巴巴控制权之争的延续。“卫哲入局之时已出局,他本身只是马云和雅虎之间权斗的道具而已。”他表示,雅虎对马云的威胁始终存在,尤其根据协议,到2010年10月为止,雅虎可以发挥大股东的权利,增补董事,在董事会里形成马云无法掌控的局面。雅虎打算增补的董事会成员就有可能是阿里巴巴内对B2B业务更熟悉更有推动力的干部,比如卫哲、李旭辉和邓康明。马云所能做的,一方面就是对外不断的公关和作秀,让外部形成马云就是阿里巴巴的认知。另一方面,对内持续的换岗和做战略调整。
  更多的人认为卫哲的辞职乃是因为阿里巴巴的业绩不佳。
  根据阿里巴巴发布2010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当季度的毛利为人民币12.07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8.944亿元上升35.0%,较上季度的人民币11.390亿元上升6.0%。毛利率为83.3%,较去年同期的86.6%下跌,与2010年第二季度的83.4%持平。阿里巴巴的B2B业务,与B2C淘宝商城及C2C淘宝网的蓬勃增长相比,更是增长也乏力,相形见绌。有消息称,因B2B不良业绩的负面影响:卫哲早在2月21日辞职之前,权力就已被架空。
  “卫哲辞职。从目前有限的信息来看:一是被董事会解雇;二是阿里的B2B业务增长乏力,需要有人担责;三是涉嫌业绩造假。不过我关心的是,本次阿里的公关依然做得很好,在声明稿里大谈价值观和企业诚信,成功淡化了这件绝对负面的消息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盛大在线任商务合作部总监马海平在微博上如是说。
  而卫哲的离开也于无形中染上了一丝悲情色彩。2月21日晚,卫哲对内发邮件称,申请辞职的原因是作为CEO没有起到阿里巴巴价值观捍卫者的最重要的职责,辞职引发的震动甚至阵痛是必要的。“以一种不体面的方式引咎辞职,他并无办法和怨言。因为在公司利益、在集体利益之前,个人的一切连浮云都不是。”有人如是评论道。

  惑——阿里巴巴今后会怎样

  2月22日,韩国未来资产证券(Mirae Asset Securities)发布投资报告,将阿里巴巴B2B公司的股票评级从“买入”(Buy)下调至“持有”(Hold),认为尽管清理欺诈客户不太可能影响到未来几个季度的财务业绩,但仍然凸显出阿里巴巴B2B平台的重要弱点,即缺乏对代管支付步骤的参与,以及与淘宝网类似的评级系统。除非淘宝网被注入到阿里巴巴B2B公司,否则管理层合并没有太大意义。阿里巴巴B2B公司目前仍被商业模式所困扰,需进行艰难的改革,因此阿里巴巴B2B公司的增长放缓仍将持续。
  而易观国际则认为,从业务角度来看,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存在欺诈行为,将对其大额外贸贸易及小额外贸批发业务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但也有乐观的看法,目前很大一部分人对于阿里巴巴B2B公司新任CEO陆兆禧充满期望。“考虑到阿里巴巴缓慢的市场增长,对CEO和COO的离职并不感到意外,陆兆禧会把淘宝的一些好的做法引入阿里巴巴,长远看来,我们相信阿里巴巴的未来建立在B2B市场的增长之上。”瑞信分析师Wallace Cheung表示。
  苏格兰皇家银行也发布投资报告称,阿里巴巴B2B公司新任CEO陆兆禧于对电子商务运营十分了解,相信这种管理层变动将对该公司2011年的平台转型有利。但与此同时,因为陆兆禧曾任支付宝总裁,并于2008年出任淘宝网CEO。他在在线支付和在线零售平台两大领域的丰富经验将帮助阿里巴巴B2B公司转型成为一家在线交易平台,并与淘宝网和支付宝产生更多协同效应。另一方面,这也有可能会引发阿里巴巴B2B公司和淘宝网之间利益冲突的质疑,以及有关将淘宝网资产注入现有上市公司的猜测。
  但也有人不怎么看好,洪波就向记者分析说,目前陆兆禧既是淘宝网的CEO,又将任阿里巴巴B2B公司CEO,“感觉他承担的太多了”,疑惑于他将如何分配精力来做出好业绩。此外,还有人猜测陆兆禧是否只是非常时期阿里巴巴CEO的短暂过渡者。
  仿佛为了打消人们的这种疑虑,2月23日下午,淘宝网CEO陆兆禧发出内部公开信,承诺将为B2B公司的业务投入充分的个人时间,他表示未来的路怎么走,要和团队更进一步的沟通,称要“相信自己”。
  而阿里巴巴董事会高层在召开投资者和分析师电话会议时也表示,陆兆禧的任职对B2B公司会有助益,目前B2B董事会并无另寻CEO人选考虑。
  有分析也认为,这透露出今后阿里集团今后战略发展方向:即将阿里巴巴的B2B业务与淘宝进行有效的融合,而不是合并。
  与此同时,对于卫哲今后的何去何从也开始被大家猜测。据悉,卫哲曾说过阿里巴巴将是他所从事的最后一份工作,但有人根据卫哲离开时发的内部邮件,猜测他还会重回阿里巴巴。庄帅就分析说,在马云的邮件表态中能看出,卫哲仍然有重回阿里的可能,马云通过与外部第三方合作入股甚至投资等方式大物流上失败之后,非常需要一个懂得传统零售业物流体系的人来构建这个计划。对于拥有百安居多年从业经验,深知零售业物流和非标准化商品物流的卫哲来说,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但也有业内人说,卫哲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他曾掌握着阿里巴巴1%的股份,几十个亿的资产,有这么多的钱,他完全可以自己做投资等,没必要去给人做经理人。”

  思——整个行业都需要反省

  目前人们疑惑的是,在这个事件中,马云声称是“刮骨疗伤”,但在“刮骨”之后是否真的会疗伤?是否能够疗好伤?就目前看来,还是个挑战。
  易观国际CEO于扬就表示,近一个月前,阿里巴巴查实2009和2010两年间客户涉嫌欺诈,“这期间有两年的时间,为什么这时才被查出?是否还有更多没有发现的问题?”他表示,未来高管如何能将公司的价值观落到实处成为阿里巴巴的一大挑战。
  除此之外,记者发现,早在去年的9月份的2010“诚信中国年”的诚信沙龙上,卫哲就声称阿里巴巴将打击网络诈骗,称已经打击1000家出口小企业,而在去年的11月份,卫哲又对媒体表示,为了保持网上交易市场的诚信及安全,已经清退了1200名中国Gold Supplier会员,而这个数据又与阿里巴巴在此次事件中披露的数据有什么关系?或者说,这仅仅只是阿里巴巴用来展示公关行为的数据?再加上目前不光阿里巴巴,淘宝网以及淘宝商城也无法避免假货以及欺诈事件,因此,人们担心的还是阿里巴巴能否对于口头所称的“诚信”实践到底,而确实不是单纯的追逐业绩。
  此外,根据统计,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的会员价当时为19800元(现已涨价为29800元),不包括在阿里巴巴网站上的其他花费(如投放广告),这2326家骗子公司可能让阿里巴巴获得了至少4000万元的收入,而这些欺诈性的企业所获得的不法收入暂时难以计算。对于这部分,阿里巴巴准备处置,也是个问题。
  “如果诚信关把不好,企业只会越走越窄,(高层)换谁都一样。”张毅说,他表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整个国内电子商务行业。在他看来,之前国内的电子商务行业尤其是B2B业务经历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如今随着金融危机的来临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外来因素的变化,尤其外贸市场面临挑战,企业亟待转型,以诚信为基础,改变粗放型的增长方式。
  香港《信报》也分析说,除了欺诈和假货,国内网络还存在其他隐患,例如在美国上市的百度、土豆和优酷等多媒体网站,被指责依赖大量盗版歌曲和视频内容吸引用户,牵涉道德甚至法律风险。另外,有些网站常年亏损,但依赖投资、退税等一次性收入制造纯利,并实现高估值上市。
  而另一方面,此事凸显的B2B业务商业模式危机也在被人们广泛探讨。“国内的B2B已经到了天花板”,有人如是说。据《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调查报告》显示,国内的B2B电子商务企业盈利主要有三种盈利模式,即会员费、广告费和搜索竞价排名,尤其是会员费已成为我国B2B网站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比如阿里巴巴网站收取中国供应商、诚信通两种会员费。而“欺诈门”事件彰显出目前这种模式缺少有效地信用评级系统和会员审核机制,而会员费也缺乏对代管支付步骤的参与。如何进行有效地突破、寻找到新的健康盈利模式,也成为B2B行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后,如果事情真相真如同马云所说的“价值观差异”,那么身为企业创始人的马云和身为职业经理人的卫哲之间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差异?创始人和经理人被人称为“两种思维的动物”,总会有大大小小的矛盾出来,而Facebook的创始人和CEO马克·祖克伯格就公开表示由创始人管理的公司经常是运营的最好的,不会将公司交给职业的CEO,因为保持一个人主导思想非常重要,团队只要关注执行就好。在国内的企业中,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应该怎样处理相互关系?这恐怕又是要专门去研究的一门学问。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阿里巴巴B2B公司CEO卫哲辞职 阿里整肃价值观 2011-02-21
· 阿里巴巴“国际版支付宝”落户重庆 2011-02-19
· 阿里巴巴物流战略威胁民营物流企业? 2011-02-15
· 阿里巴巴百亿资金打造全国性仓储网络 2011-01-21
· 阿里巴巴斥资千亿进军物流业 2011-01-20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十二五”开好局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思想]通胀是资产价格泡沫的杀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