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阶段性转空时机来临
2011-02-17   作者:民生期货 崔小龙  来源:证券时报
 
【字号

    在旱情持续、通胀压力的推动下,商品市场年后出现了新一轮的上涨,其中,沪铜、天胶不断创新高,农产品也有不俗的表现。然而笔者认为,天气、供需等传统因素炒作成分较大,近期物价上涨主要基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货币环境宽松未变,二是国际炒家趁人民币升值之际大肆拉升大宗商品与资产价格。可以想象,内外因素迫使国内政策加速收紧。
    通胀已成众矢之的,紧缩货币顺应民心。1月CPI低于预期,显然得益于放缓的居住类价格,而食品类价格依然保持较高增长,央行年后加息加速紧缩周期,彰显出中央政府收紧货币、剑指通胀的决心,而且新增贷款破万更是悬在市场上空的定时炸弹。笔者认为,数量型与价格型政策的再度联合已是货币政策常态化修复、回归稳健的主要方式,收紧幅度依然有一定空间。
  而政策力度以及持续的时间依然考验着政府当局智慧,市场人气也将渐渐冷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通胀回归常态后,依然有房地产监管拖着紧缩政策的持续,大宗商品价格势必将回归理性来营造更和谐的氛围。
  海外政策渐渐回归紧缩常态。虽然伯南克依旧言辞谨慎,没有承诺放弃再度量化的可能,但拨云见日的就业数据让市场大大松了一口气,减少了美联储量化宽松的筹码。而且PMI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强劲。面对商品价格引发通胀预期的加强,美国宽货币、宽财政的双宽松政策有望得到放缓,而且近期共和党与民主党的共同合作也要求进一步削减支出,奥巴马政府政策走向紧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而美元的调整状态短期内已出现部分收敛。
  欧洲形势难言乐观。欧债危机再度浮出水面,欧元囧途漫漫:一是葡萄牙等欧元区边缘国家面临发债危机;二是通胀困扰英联邦,市场呼唤英国央行加息给力,但英国央行三缄其口;三是韦伯竞选出台,加息落空成分较大。虽然欧盟区紧缩财政取得了较佳的效果,但货币方面态度软弱,摇摆不定,致使汇市方面处处受压,助涨美元霸权,拖累商品市场。
  此外,日本经济形势依然难以摆脱颓势,套息交易或将引发日元新一轮跌势,而且政局出现不稳,民主党支持率创下新低,北方四岛“名存实亡”;中东地区通胀加剧,埃及总统辞职或将拉开世界经济滞胀局面的序幕。
  综上所述,全球物价大幅上涨不仅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而且引发了世界部分格局的不稳定,制约着全球经济的复苏与平衡发展。愈演愈烈的通胀势必将触及各国政府的底线,趋向于滞胀的经济形势也需要紧缩政策的救援,市场一厢情愿的乐观情绪并不具备营造利多氛围的充分条件,商品牛市或将暂告一段落。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CPI低于预期 大宗商品长期利好短期中性 2011-02-15
· 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明细表 2011-02-14
· 期铜强原油弱 大宗商品主力品种“闹分家” 2011-02-10
· 海外股市大宗商品价格齐飞 2011-02-09
· 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预计依旧高企 2011-02-01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王迎晖:连续降雪相当于一次加息·[思想]从进口产品量价看结构优化紧迫性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