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铜强原油弱 大宗商品主力品种“闹分家”
2011-02-10   作者:光大期货 曾超  来源:中国证券报
 
【字号

    2月2日至8日国内春节长假期间,国际商品市场原油和铜这两个主力品种“分道扬镳”:WTI原油期货从最高91.87美元/桶跌至最低85.88美元/桶,1月末WTI原油期货最高曾涨至92.84美元/桶;长假期间LME三个月期铜则再创历史新高,最高至10160美元/吨,目前仍然维持在10000美元/吨区域。从原油和铜走势差异可以解读出一些信息:其一和2009年以及2010年下半年的普涨行情相比,2011年的市场格局将更加复杂;其二,牛市行情并非简单上涨,对时机的把握更为重要;其三原油此轮快速涨跌再次验证了“突发事件不会改变趋势”的市场谚语。
    和前两年相比,2011年需求及经济状况对大宗商品的影响更加显著,货币因素仍然是左右大宗商品走势的最大基本面。全球范围内总体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形成目前居于历史高位的商品价格的基础,年内货币政策对商品的影响更多体现在新兴市场国家升息以及欧美货币政策的变化方面,而世界经济的实际复苏情况将决定原油、铜等商品真实需求的强弱程度,在供应变化不大情况下,需求将成为决定原油等商品供求关系紧张及价格涨跌的关键因素。
  原油和铜均是2011年各大机构非常看好的品种。但需要注意得是,就供需状况而言,目前铜要强于原油,或者说在时间上先于原油出现短缺,这就不难理解铜的相对强势。高盛在其商品年报中认为,原油市场在跨上两个复苏台阶之后,将进入通往结构性牛市的征途中,两个复苏台阶分别是消耗衰退时期累积的库存和消耗欧佩克剩余原油产能,最终WTI原油价格将重回100美元/桶之上,而摩根士丹利则认为,2011年原油均价将达到100美元/桶。而铜除了受到需求拉动外,其供应短缺表现得更早也更明显。2010年中国仍然是世界铜消费的最主要推动力,但发达国家消费也明显回升,世界精铜消费状况正在逐步改善。由于2009年国内铜消费基数较高,2010年消费增幅或有所回落,但预期较2009年仍然有超过10%的增长,而同期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需求也逐步回升,根据商品研究机构CRU的数据,消费量仅次于中国的西欧地区2010年消费增幅有可能达到5%。
  此一轮原油的涨跌虽然和埃及局势密切相关,但根源还是原油供需状况未发生较大变化。冬季尚未过去,早开的花难免凋零。1月下旬,埃及局势引发投资人担忧,WTI3月原油合约一度收在27个月最高水平。随后事态缓和,原油价格持续回落。而此间能源资料协会(EIA)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月29日当周的美国原油库存增加259万桶,至3.4316亿桶,库存增加量高于此前预期的250万桶,连续第三周上升;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数据显示,截至2月1日当周,NYMEX原油期货基金多头增仓约2万手,商业空头也增仓1.5万手,并且商业空头持仓达到93.4万手,达到数年来的最高水平。
  如果从季节性表现进行考察,一、二月份铜和原油上涨概率相当,但铜的历史平均涨幅要大于原油,前者分别为1.1%和1.6%,后者仅为0.03%和1.27%;而三月份二者均有较大上涨概率,历史平均涨幅分别为2.5%和4.6%(数据起始分别为1977年和1987年,有一定差异)。当然还有一种因素也可供参考,即在目前阶段油价上涨显然不利于欧美经济恢复,相比之下铜价对经济的影响要小得多。目前欧美经济改善的迹象不断增加,市场对于风险的忧虑也有所弱化,总体而言市场正在向更健康的方向转化,但这并不意味着风险的消除,关注需求,把握时机,应该是近期行情带给我们的启示。

  凡标注来源为“经济参考报”或“经济参考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频稿件,及电子杂志等数字媒体产品,版权均属新华社经济参考报社,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发表使用。
 
相关新闻:
· 海外股市大宗商品价格齐飞 2011-02-09
· 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预计依旧高企 2011-02-01
· 国际大宗商品期货价格明细表 2011-01-31
· 资金关注“中国因素” 大宗商品转势言之尚早 2011-01-27
· 大宗商品春季攻势提前启动 2011-01-25
 
频道精选:
·[财智]天价奇石开价过亿元 谁是价格推手?·[财智]存款返现赤裸裸 银行揽存大战白热化
·[思想]梅新育:解决失衡何须太心急·[思想]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关键在政府转型
·[读书]《五常学经济》·[读书]投资尽可逆向思维 做人恪守道德底线
 
关于我们 | 版面设置 | 联系我们 | 媒体刊例 | 友情链接
经济参考报社版权所有 本站所有新闻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新闻线索提供热线:010-63074375 63072334 报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门西大街甲101号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证0100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