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沪深两市遭遇结构调整与流通性的双重压力,调整至2661点后,开始得到估值、趋势线以及成交量等多因素的支持,连续四日上涨,给大盘带来新春佳节的喜庆气氛。然而,更考验市场的是中长期趋势已步入临界拐点。关键点有三:一是指数位置重新返回强势区域(2800点以上);二是中大市值品种持续活跃;三是成交量能够稳步放大。三者齐备,则中期趋乐观。
首先,上证指数在回补去年国庆长假跳空缺口过程中,有过两天出现触及2319点见底以来的“地量”(沪市日成交700亿以下,即1月18日的688亿和26日的680亿),地量之后大盘随即出现反弹,延续2319点以来的价量规律,从另一侧面表明市场依然承认1664与2319点所构成的中期上升趋势。就这一趋势线的技术含义而言,只要能够维持于该趋势线上方运行(目前位于2420点附近),1664与2319点的历史性“双底”就是有效的。我们都知道,市场触及上述两个低点时,估值水平均已进入历史低位区域(市盈率分别是为13倍与14倍左右),经验证明,估值底部均成为历史性拐点。然而,市场有一个疑问,此时不同彼时,全流通背景下的估值区间会不会出现进一步下移?特别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又处于强烈碰撞的时候,市场会不会进一步向下悲观预期呢?是否进一步向下悲观预期,我认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房地产板块。近期新一轮房地产调控政策再次出台,房产税也已正式试点,在此冲击下,万科、保利、招商等并没有简单直接破位下行,这是998点以来的长期趋势线区域位置。如果中短期内地产股选择向下破位,那么上证指数将会击穿1664与2319点所构成的中期趋势线支持。目前情况还是偏于乐观的。
从移动平均线所处的状态看,中短期趋势也已变得十分敏感。目前上证指数的半年线(120)与年线(250日)正在2800点附近粘合,这是对市场趋势影响最大的两条均线,特别是最近二周,上证指数一直运行于这两条均线之下,如短期内不能站稳于2800点以上,那么市场构建上涨趋势的难度就会越来越大,春节前后无疑是一个考验时点。与此同时,此前两年一直领导市场人气的中小板指数,经过一个月的大幅调整,已直接触及250日年线,“三重顶”颈线正在成为未来反弹的阻力区域,从月K线周期看,也已触及10月均线,长期趋势面临重大考验,通常规律是会有一次强力反抽。综合而言,短期反弹趋于乐观,但中长期趋势更值得我们关注。
接下来,我们再来观察近期市场热点的变化,除水利、高铁等主题投资外,一个显著特点是中大市值品种的并购重组题材开始得到市场的持续认同。中国南车、南方汇通、中国一重、中国重工、中海油服、中国船舶、中船股份、中国西电、二重重装、太原重工、晋西车轴、西北轴承、内蒙华电、葛洲坝、柳工、航空动力、上海机电、中海集运、中国远洋、华域汽车、北方股份、文山电力……一系列重组整合信息,正在不断刺激这批中大市值品种逆势转强,创出一年多新高或历史新高。上述已不是个别现象,并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深入一步讲,购并整合至少有三方面因素的支持:首先是得到相关的政策支持与推动。去年9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应该是标志性的,目前从央企到地方,已呈现层层推动的格局。整体上市成为各地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其中,央企整合最被市场所重视。其次是市场热点长周期的转换。就像上一轮经济增长周期(2001-2010)中,股市形成资产重组、蓝筹股、高成长的三个热点周期。有一些数据表明,目前可能正转入新一轮经济周期的启动位置上。从上一轮经济增长过渡到新一轮周期的时候,投资者情绪、市场结构总是复杂且混乱的,此时,市场更认同与宏观经济关联度相对较弱的主题投资,如购并整合等,特别是处于行情估值历史底部区域的购并整合,更容易得到市场认同。再次是购并整合也有较充分的资金的支持。对于上市公司而言,近两年的募集资金创纪录,特别是2009年以来IPO超募资金达到了3847.64亿元,占募集资金的56%,目前尚有2583亿元未使用,这些资金在相当程度上可能用于同行业或跨行业间的购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