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发现,节前收益率动辄4%以上的银行理财产品销声匿迹了,大部分产品的收益率出现下滑,甚至有些银行的产品下调幅度接近50%,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也有所下降。据业内人士称,由于进入新年之后存款考核压力降低,理财产品发行期限和预期收益回归正常在预料之内。
银行变脸 市民难适应
面对银行理财产品突然“变脸”,部分成都市民有些措手不及。近日,一位在民生银行科华支行营业厅办理理财业务的女士告诉记者:“元旦聚会的时候,听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超出存款利率不少,所以我刚把定期存折里的钱取出来,准备购买理财产品。谁知道到了这里才发现收益高的已经卖没了,而正在销售的产品收益比元旦前的产品低了近一半,我觉得没有投资的价值。现在定期的利息也损失了,理财产品也没有买到,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对此,工行双楠支行一位理财经理向记者表示:“其实理财产品的收益并非由银行单方面决定。以信贷类理财产品为例,在去年底央行不断缩紧市场流动性、各行收紧贷款口袋的时候,企业普遍缺少流动资金,很多企业愿意付出更多的利息借贷资金保持项目正常运转,所以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自然随之上涨。而年初的贷款额度都比较宽松,所以收益有所调整也是情理之中。”
有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去年底各银行指标普遍接近存贷比红线,揽储压力确实不小,发行超短期、超高收益理财产品,以此吸引更多的资金购买,完成全年存款任务,成为众多银行的共同选择。“相对于屡被监管层紧盯的高息揽存来说,发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方式更加阳光。”该人士告诉记者,“这些产品一般都设计得很巧妙,一般都是12月中旬发行,12月31日结束,次年1月1日或3日到账,刚刚过银监会监控的时间点,一天都不浪费。”
中行产品 降幅近50%
银行理财产品真是收益和发行量双降吗?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元旦之后,在售的理财产品数量比元旦前下降了50%以上,其中特别明显的是超短期理财产品大量减少。不仅如此,有的银行还提高了理财产品的购买门槛,将很多理财产品的投资门槛从原来的5万提高到了10万。对此,益普财富银行研究院方瑞分析认为:“理财产品数量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减少了此前专门针对节假日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属于正常的回归。每次节假日过后,都会有这样一个数量上的从多到少的一个变化过程。”
虽然数量下降属于正常情况,但收益大幅下挫却显得不那么自然。在短短的两、三周之前,由于各家银行2010年末存款大战达到白热化状态,期限在14天及14天以下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曾一度暴增,预期年化收益率更是节节攀升。根据wind资讯统计,2010年12月20日至2011年1月3日期间,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6%(含)的理财产品中,有3款是2010年12月末发行的超短期理财产品;另有5款超短期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5%(含)至6%;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含)至5%的超短期理财产品数量众多,达到20款。
而元旦之后,银行发行超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均有所降低。例如农行2010年12月23日发行的2010年第1206期“金钥匙安心得利”人民币理财产品(28天),预期年化收益率2.35%。而该行发行的2011年第1006期“金钥匙安心得利”人民币理财产品(28天),投资方向与上一期相同,但银行给出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2.25%,下跌10个基点。另外,交行近日发行的一款28天理财期限的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为1.98%;而在元旦之前,理财期限同样是28天的该款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3.50%。前后“变脸”幅度最大的是中国银行的一款产品。该行于2010年12月20日发行的“搏·弈”BY10165(中银安稳回报)产品(14天),银行保证年化收益4.2%;而今年1月6日开始发行的“搏·弈”BY1101B14D-1(中银安稳回报)理财产品(14天),银行只给出2.3%的年化收益率,前后相差190个基点,降幅接近50%。而记者发现,中行这两款产品的说明书中,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方向完全一样,均是“投资于在国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上流通的国债、央行票据、国开债、进出口行债券和农发债等公开评级在投资级以上的金融产品以及债券回购等金融衍生产品”。
高收益产品短期难再现
市场分析人士表示,去年底的高收益产品来自于监管机构对银行各项指标的考核,如今处于年初,银行显然少了这部分压力,“超高收益产品半年内难再现。”
方瑞告诉记者:“年底时资金紧张,短期银行间利率相当高,主要投向银行间市场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也从中获益,得到很高的收益率。如今,时至年初,短期银行间利率已经下降到比较低的水平,因此,这类产品的收益率也相对走低。预计到春节假期前,银行还会推出针对节假日的短期理财产品,发行数量上会有所回升,但春节的假期理财产品主要是针对市场需求推出的,不再有银行方面的揽存压力,所以,春节期间的超短期理财产品难以再现元旦理财产品的超高收益率。”
招商银行理财分析师王华军表示:“部分产品上调收益率是因为去年底对再次加息的预期非常强烈,而且股市走好,银行存款有流出迹象。随着今年初加息预期降温,股市又开始走跌,存款流出迹象有所好转,银行自然会有所调整。这种超高利率只是起调整作用,所以仅能"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