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侨报》1月6日文章,原题:中国禁烟还需巧用社会压力。
在中国人的人情往来里,香烟是不可或缺的交流工具:向地位高的人敬烟是种荣耀,同事之间借个火是增进交情,朋友间递根烟则无话不谈。有人平时并不吸烟,但在工作休息间隙却爱与同事们点上一根,借机一起“说小话”,否则就会被排斥在外。
也许,中国禁烟需开发另一条辅助路径,那就是社会个体“自下而上”的改变,即从社会心理、文化习俗和大众传播上做文章,引导吸烟群体改变态度与行动。
吸烟的一般危害,人们早就耳熟能详。但吸烟对男女两性的生育能力、性健康以及新生儿健康的破坏作用,却极少作为广告主题呈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中国人家族观念重,一向重视传宗接代问题。生活中,就有不少“准爸爸”为了自己怀孕的妻子而戒烟。而处在觅偶期的年轻人,也相当重视自己在异性眼里的魅力。
此外,心理学认为,态度与行为不一致时,会引起个体的心理紧张。为了克服这种紧张,人们会采取多种方法。吸烟者看了戒烟广告会产生不舒适感,便会找些应对方法,比如下次自动屏蔽戒烟广告,认为自己是个特例,甚至归因于广告创作者在胡扯。这就需要利用好社会支持网络:一是广告多呈现儿童被动吸烟受苦的主题,二是多呈现戒烟者的现身说法而非明星的名人效应,三是让现实中的家庭成员一起监督协助吸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