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照片 |
由《经济参考报》与银率网联合主办的2010年度360°银行评测活动12日在京落幕,主办方发布了“2010年度360°银行评测报告”。报告结果显示,近六成被访用户称没买过理财产品,三成多用户表示曾被银行误导,在理财产品的购买过程中误导最易发生。而误导率排名前三位的银行分别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31.94%)、建设银行(20.10%)和招商银行(18.84%)。
三成多用户称曾被银行误导
报告指出,被访用户中,有31.57%的用户表示其在银行有过被误导的经历,较2009年的22.20%有明显上升。从容易发生误导现象的产品/服务来看,有被误导经历的受访用户中,41.90%的用户表示其在购买理财产品时容易受到误导,31.38%的用户表示其在办理存取款等常规业务时容易受到误导,而在办理黄金、贵宾理财、个人贷款等业务时,表示容易受到误导的用户比例较少。另外,用户反映较为集中的容易受到误导的业务有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开卡等。
从误导现象发生的具体表现来看,发生最为频繁的是误导用户购买不合适的保险产品,其次是银行理财产品和基金产品,这可能是因为保险产品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而言,流动性、收益空间较小,仅适用于有特定需求的客户,因此如果在销售时没有很好的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分析,就容易让用户有被误导的感受。
在最容易受到误导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过程中,从误导现象发生的具体表现来看,发生最为频繁的是夸大产品收益,占比为24.11%;其次是忽略、隐瞒产品风险,占比为23.47%;而误导客户买保险,占比为16.96%。记者注意到,报告对误导率前三位的银行进行了排名,分别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31.94%)、建设银行(20.10%)和招商银行(18.84%)。
报告分析称,造成用户感觉受到误导的主要原因可能有:银行工作人员出于考核要求,强行推销不适合客户的产品,或在介绍产品过程中,为了促成客户成交,隐瞒产品的风险,夸大产品收益,混淆产品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概念,对产品的认购,投资期限不予以说明或少说;一些银行工作人员由于自身的专业度不够,对产品不了解,误导客户或不能把产品给客户讲清楚;保险公司驻点工作人员着装与银行工作人员相似,客户很难区分,把驻点人员推销的保险产品误当银行的储蓄或定存产品。
近六成被访用户未购买过理财产品
记者注意到,在被访用户中,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用户占40.35%,与2009年调查得到的数据相比,购买过理财产品的用户占比增长0.36%,有近6成的被访用户没有购买过理财产品,表明银行理财产品的业务覆盖率依然较低,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购买过银行理财产品的用户中,6成以上的用户购买过工商银行的理财产品,超过第二名交通银行近2倍;第三名至第六名占比在15%至8%左右;第七名至第十名占比均低于4.5%。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占比较高,主要是因为这两家银行的营业网点覆盖率较高,广告宣传力度大,相对于其他银行而言,这两家银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用户购买的便捷性上具有明显优势。
除了理财产品发行量大,工行的贵宾理财服务覆盖面也相对较广。从被访用户贵宾理财服务银行的选择情况来看,使用比例较高的分别为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建设银行的建行财富,招商银行的金葵花理财。其中选择工商银行贵宾理财服务的人数占比为59.91%,远高于其他银行的使用比例,这主要是由于工商银行的网点多,覆盖了更多的客户群体,而且工商银行的贵宾服务门槛低,仅为30万元,故受众群体也比较多。
外资法人银行品牌信赖度远不及品牌知名度
本次测评将银行品牌知名度和信赖度评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除了外资法人银行,其他各类型银行的品牌知名度和信赖度评测情况较为近似,大型商业银行的品牌知名度略高于其信赖度,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的品牌信赖度略高于其品牌知名度。
外资法人银行的品牌知名度远高于其品牌信赖度,可能与其业务开展范围相对较窄、而且主要开展的理财产品业务在前期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影响较大,导致其用户的信赖度下降较快,相对于其知名度而言显得过低。
从各银行常用用户在银行遇到误导现象的发生频率上看,所有银行总体行发生误导现象的频率为15.40%(加权平均),而被访用户在外资法人银行遇到误导现象的频率最高,为17.57%,其次是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发生误导现象的加权平均频率分别为16.31%和12.80%,而城市商业银行发生误导现象的频率较低,加权平均为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