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上海、广东等地许多收藏人士正在筹划建立各类私人博物馆,但操作中却困难重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从国家层面看,发展私人博物馆的政策之门正在打开。目前关键的问题是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私人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在土地、审批准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政策支持和推进。
私人博物馆举步维艰
上海收藏家卫梦强梦想着为社会建一个特色博物馆,但却步履艰难。虽然筹划多年,但至今只是一个美丽的梦想。
全国杂项专家蔡国声经过考察认为,按卫梦强藏品的水准,博物馆一旦建立起来,将是“江南最好的木器博物馆”。“筹建中的博物馆,3年多来却始终只停留在纸面上。”卫梦强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在卫梦强位于上海奉贤的工厂办公楼里,各种古屏风、木器、玉器、瓷器、青铜器藏品的数量达万件以上,其中包括被誉为中国民间“国宝”的朱金木雕大照壁。但是,这些藏品至今还只能堆在仓库里“养在深闺人未识”。
卫梦强告诉记者,木器文物保护难度很大,除了要应对潮湿的气候、要防火防盗外,还要精心维护,卫梦强很想建一个木器博物馆,不但可以为藏品提供专业的保护环境,还能让这些宝贝发挥它们的社会效益。但是,在卫梦强的名片上,“上海华亭博物馆(筹)馆长”的头衔已经印上去快4个年头了,这个“筹”字还是没法去掉。
据介绍,卫梦强原计划在其公司附近征集100亩土地,用于博物馆的建设,并在2008年初就向相关部门递交了可行性报告。但其间虽有相关领导和专家前来考察,也表示支持博物馆创办,但直到现在,仍没有实质性进展。
据报道,自国内第一家民营博物馆成立以来,截至2009年8月,各地文物部门登记注册的民营博物馆为386个,占到全国博物馆总数的13.3%。在国外,私立博物馆大多有政府和各种基金的扶植,还有相当数量的社会捐赠。但在国内,由于民营博物馆还是一个新事物,存在着准入制度不完善、扶持政策不健全、管理运行不规范等问题,运营也大都举步维艰。拥有国宝的卫梦强筹办博物馆三年多,却连落地都做不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民营博物馆的生存窘态。
与卫梦强同样感受的收藏人士还有许多,广东东莞的陈先生表示,自己收藏瓷器已有十余年,藏品已堆满了几间旧房子,想建一个私人博物馆,但审批却等了许多年。
博物馆的产业思路
据了解,目前已开办的民营博物馆许多都经营惨淡。业内人士表示,要办好私人博物馆,关键还是在于人,只要有好的构思,就能把“死文物”盘活。
但记者在采访中感觉到,一些私人博物馆的经营者对宣传十分低调。各地文化局负责人也很忌讳将博物馆与“经营”二字相提并论,多次强调私人博物馆也是“非营利性”,只能“管理”而不能“经营”。
然而,国际博物馆协会近年来对“非营利性”的内涵有了新解“非营利”并不意味着“不营利”,“营利”可以作为手段来实现“非营利”的目的。在美国,当博物馆由公立向私立过渡时,自身经营收入所占份额的地位明显上升,由公立博物馆的2.2%-11.1%上升到私立博物馆的14%-49.5%,可见自身经营收入对于博物馆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文化事业要走产业化道路,不仅要讲“社会效益”,也要讲“经济效益”。因此,在观念上,博物馆文化要走出耻于谈金的误区。
卫梦强等业内人士建议,私人博物馆要结合自己的特长拓宽办展思路,走专题化、精品化、特色化路线,集知识性、艺术性和娱乐性于一身。永久免票开放是博物馆的终极目标,但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手段,私人博物馆可以采取灵活的门票制度,这也是文化事业向社会集资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通过国内外巡回展出、馆际交流、与学校挂钩争取稳定的观众源等方法,也可以带来收入。
政策之门需要打开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发展私人博物馆是发展我国大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国家层面看,政策之门正在打开。目前关键的是地方政府和有关方面需要充分认识到发展私人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在土地、审批准入方面给予应有的政策支持和推进。
据了解,对比发达国家平均1万-10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的现状,我国目前60万人共享一个博物馆的状况远远不能适应社会需求。非公立博物馆的设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私人博物馆由个人筹措资金、决策和管理,其藏品主要是由个人收藏组成,因而多数私人博物馆的专业性和规范化不够,长期的运作对创办经营者形成越来越重的负担,使其面临着生存挑战。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私人博物馆已经可以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正式注册和运作。到中共十五大报告出台后,博物馆的定位从过去的“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或者历史文化事业的载体”转变为“全民公益事业”。新《文物法》的出台和配套法规的酝酿,更让民间收藏家们看到了曙光,促使更多的私人博物馆呼之欲出。
专家认为,现有的私人博物馆普遍与真正意义的博物馆存在着很大差距,但发展潜力不可低估,它将成为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