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岁档三台戏,葛优有望成为“10亿俱乐部”演员第一人,在演技上能和葛优比拼的演员不是没有,但在票房号召力方面无人能出其右。从市场方面看,国产电影的确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但从演员阵容来看,却也是国产电影的最差时代。
贺岁档三部大片谁是赢家还有待市场检验,但“贺岁帝”葛优无疑是今年中国电影的一大现象,走出悲情隐忍的《赵氏孤儿》,穿越类型色彩浓厚的《让子弹飞》,来到轻松搞笑的《非诚勿扰2》,三部影片,三种风格,制造出了葛优演艺生涯中最热闹的时刻。
20多年来,葛优以他的出色表演,赢得了平民影帝的赞誉,他的名字,也成影视业的品质保证。葛大爷不是没演过烂片,比如《气喘吁吁》公映后就把葛优搞得大汗淋漓,专门通过媒体向观众道歉,并保证“拍片有风险,接片需谨慎”。绝大多数时候,只要剧本和导演靠谱,葛优总会担当起锦上添花的责任。
冯小刚、姜文、陈凯歌三位导演不约而同选中葛优,可以理解成他们信任葛优的专业素养——即演技,也可以理解成在大家都承受着巨大票房压力的状况下,选择葛优能增加不少胜算。可三大导演的选择,也暴露了当下电影业的一大缺憾,偌大电影界,真正能独当一面、老少咸宜的电影男星,惟葛优一人,这未免也太悲剧了点。
贺岁档三台戏,葛优有望成为“10亿俱乐部”演员第一人,在演技上能和葛优比拼的演员不是没有,但在票房号召力方面无人能出其右。从市场方面看,国产电影的确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但从演员阵容来看,这无疑也是国产电影的最差时代,综合素质高、观众覆盖面广、年富力强富有创造性的演员,实在太少了。
于洋、田方、石挥、刘琼、金山、金焰、赵丹、孙道临、谢添、袁牧之、蓝马等,组成了20世纪初叶至解放前的强大男演员阵容;解放后至改革开放前,于是之、王心刚、仲星火、李默然、杨在葆、崔嵬、郭振清等,创造了无数经典角色;改革开放后,王志文、刘佩琦、张丰毅、李保田、李雪健、陈道明、濮存昕、郭凯敏、周里京等,在大银幕上各领风骚。反而到了新世纪之后,内地男演员开始变得青黄不接,导演章家瑞曾公开表示,相对于香港和台湾,大陆的男演员更加难挑。
改革开放后和葛优同时代走红的男演员也有不少,但他们没能像葛优那样发展成为跨时代的实力派。导致男演员可选的余地不大,原因无非两种,一种是这些男演员过于坚持自己的艺术理想,或者是受限于非多元化的表演观念,把自己关在了艺术的樊笼里;另一种便是无法适应变化突然加快的娱乐需求,无法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缺乏与观众打成一片的勇气,久而久之被新一代演员所取代。
这几年来突然释放出庞大能量的电影市场,对影星的需求量也骤然增加,但受表演功底所限,新生代男演员无法挑起大梁,只能做做陪衬,以期老大哥们退役之后自己能填补空缺。除了葛优之外,没有更多男演员可用,恐怕也是大陆电影男星交接班时期所出现的一个必然现象,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既然影坛出现“演员荒”,为何不早点“广积粮”?
这恐怕要更多地从演员的培养机制上找原因,专业的电影院校,每年向娱乐圈输送着大批一无生活体验、二无真情实感的表演机器,选秀节目制造着只能供短期消费的话题明星,炒作点八卦还可以,真要演电影,一个个地“触电”就死。像葛优、周星驰这样的平民明星,一没有发现渠道,二没有表现空间,想批量诞生葛优式的演员,电影界还得开阔眼界,更多一些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识。
没有好演员,导演们也得负一定责任。演员是培养出来的,如果不大胆启用年轻演员,给他们以当红花的机会,如何能催生像莱昂纳多这样从偶像跨步进入实力派的挑大梁者?放弃一些对票房的在意,多担起些有益电影产业长期发展的责任,这是大陆导演们从现在开始就要认真考虑的事情了。别等到三年之后、五年之后的贺岁档,我们还只能在大银幕上看一个葛优在几部电影中来回奔走。